(吉隆坡8日訊)有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周遭居民快要餓肚子卻又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在斯里蘭卡修讀的法師,決定通過佈施糧食活動,順勢送上種子和幼苗,鼓勵當地居民開始種植,將來能夠自給自足。
來自大馬目前在斯里蘭卡大學修讀佛學博士學位的釋理淨,在當地經常會去登山,他察覺,當地的每一間住家都隔得很遠,屋子周圍有樹有地,一般華人看到地就看到它的價值,如果善於土地,是不可能餓死的。
然而,當地居民都樂於種花更勝於種菜,他們也很愛動物,寧願自己餓肚子,都會把食物給路邊的貓狗先吃。居民生活悠閒,似乎與世無爭,但是一旦沒了收入就無法開飯。
鼓勵種菜不要種花
在兩年疫情的衝擊下,百貨騰漲,他也感受到當地經濟緊繃和在村裡生活困難的氛圍,於是與其他法師們決定佈施白米,順勢給出辣木葉幼苗和蔬菜種子,教導居民種菜、不要種花。
“我們跟馬來西亞的法師和佛教徒配合,捐來的一筆錢,拿去買白米。第一次是準備100份白米和樹苗,需要的居民就來報名,然後叫他們到時拿袋子來領取物資。”
“辣木長成了,葉子可吃,種了樹,以後不會餓。我們送出100棵樹苗,如果當中有50棵存活了,起碼可以解除饑荒。當然,他們會不會乖乖種植,這是需要長期宣導的工作。”
他說,由於價值觀不同,讓居民種植糧食是不容易的事,居民來領物資時,只是盯著米看,對樹苗不敢興趣,一開始還拒領樹苗。
突擊檢查居民勤耕種
為了減少居民的種植挫折,先鼓勵他們種植容易生長和照顧的植物,如地瓜葉、茄子和秋葵,還投其所“好”,知道他們愛花,買花盆給他們,教他們把菜種在花盆裡。
他們不要種,他就扮演“壞人”角色,會不時突擊檢查,去叨唸居民,半帶“威脅”的語氣告訴他們,不種的話,下次不分米給他。就是一股強硬的信念,不管居民要不要接受,就是去做就對了,希望最終能夠讓居民“懂得捕魚”,不缺糧食。
他說,由於早前發放100份,仍有許多需要的家庭沒有獲得支援,之後又安排了70份發放給有需要的家庭,短短几天就有70個家庭前來登記,湊合馬來西亞和越南的善款,快速的再把物資發放出去。
“本次我們還設定了主題: 利用你家裡的每一吋土地種菜。我給出了大約500份的地瓜葉幼苗和聚乙烯袋,希望這500棵會長出5萬棵。在食物短缺的挑戰下,我們必須與時間賽跑,所以,我一直灌輸他們要同時大量種植,利用倍增的爆發力來解除困難,而且今天回去就要馬上種,一天都不能等,讓土裡的植物每一天都在生長。”
邊發物資邊傳授種植知識
他和團隊和準備了蘿蔔、甜菜根、韭菜、白菜等蔬菜的種子,送給居民。如此一邊發放物資,一邊鼓勵居民種菜和傳授種植知識,希望對於解決食物危機會有些許的改善,畢竟種菜可以自給自足。
當有些居民說,野豬和猴子會摧毀植物,法師設想解決方案,最後還向工廠訂購了1萬個聚乙烯袋(黑袋),送給他們種植,希望村裡多了1萬棵蔬菜,緩和食物短缺問題和家庭經濟壓力。“不要再給我任何理由,您可以輕鬆移走袋子,不讓動物摧殘植物。”
讓他慶幸的是,現在有一部分的居民開始種菜了。他本身也在屋外種植各種蔬菜。之後分發種子時,我還以為就小小的幾包種子,應該沒什麼人要,沒想到那兩天湧來了200多人,來領取種子和種植袋,很快就發完了。“大家那麼積極要種菜,太好了,氣氛好像被我們帶動起來了!”
“馬來西亞的物價現在也飆漲了,全球物價通貨膨脹,是時候一起來發揮你家的空間了,可以用花盆和袋子種菜,放在陽臺和車房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