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前,要搭公交往返靈市及吉隆坡,極其方便,當時的美羅巴士12號每10至25分鐘有一趟,如果不塞車,車程約15至20分鐘。
ADVERTISEMENT
美羅巴士川行的路線還涵蓋谷中城和馬大醫藥中心,對要往返醫院,或搭電動火車到南湖鎮車站的民眾而言,也很便利。
2015年12月,在“雪州公共交通大藍圖”下,雪州公共巴士路線大重組。美羅巴士從此在靈市絕跡,改由短程巴士提供服務,包括城市免費巴士,以及吉隆坡快捷通(Rapid KL)巴士T790。
專家說,這是要平均分配巴士路線,減少同一路線有多家巴士公司競爭。
但免費巴士及T790並沒有直通吉隆坡,搭客必須轉車,或改搭捷運,浪費時間,也多付了車資。
而且專家不知道,一些巴士早已出名難等。T790開跑首幾天,總是姍姍來遲,或繞路跑,在巔峰時間,原定兩三趟車變一趟,上班族擠得像沙丁魚般,叫苦連天,就算投訴也不受理,逐漸流失客源。
客源一減,巴士公司的應對之道就是減班次,如今在非巔峰時間,T790及T787等輕快鐵銜接巴士甚至1小時30分鐘才有一趟,有時巴士壞,或司機缺勤,可能要等上兩小時。全世界的輕快鐵巴士,大概只有大馬的候車時間超過1小時30分鐘,堪稱世界紀錄。
如果自駕,兩個小時都可從中馬駕到南馬了。巴士越是減班次,就越沒人搭,形成惡性循環。
若巴士司機有按照時間表行駛,搭客還可根據時間表規劃行程,來決定要不要等待。最糟的是,巴士公司經常無預警的調整時間表,或取消班次,而且也沒在車站、網站和App及時更新,以致讓搭客誤了行程,從此不敢再等巴士,或索性在別的站點下車,選擇更為準時的免費巴士。
我詢問了不少常搭巴士的民眾,並定時使用App和GPS追蹤一些巴士行程,發現司機每天抵站時間確實可以差很遠(已排除塞車因素),還有人投訴司機中途下車打包食物,或去銀行辦事。
我提出的例子主要集中於靈市一帶,但相信在巴生河流域,甚至其他州屬的巴士服務,都面對大同小異的問題。
政府耗費巨資,打造公交網絡,卻敗在接駁巴士這一環,實在不值得。
而且接駁巴士的功能不只是運載人們前往捷運站,也包括服務社區人群,通常會經過醫院、巴剎和商場。但巴士公司為了止損,取消無盈利路線或減班次,導致不少銀髮族常在烈日當空下,苦等逾1小時。
說起公交,不得不提電動火車。比起輕快鐵和捷運路線,電動火車在某些路線相對便捷和廉宜。例如從靈市到南湖鎮車站,如果搭輕快鐵,中途需轉車,全程約40分鐘,但從谷中城電動火車站直通南湖鎮,只需12分鐘。
但在MCO後,電動火車也大減班次。週末的班次尤其少,忽略了遊子和遊客的需求。平日的班次,也常常相隔至少1小時或以上。火車還經常誤點或故障,6月7日,就有一班火車故障,讓搭客滯留車站超過1小時。
大馬公交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各自為政,全沒考量班次銜接時間。再以電動火車為例,每天10.33AM,有一班火車抵達谷中城站,但作為銜接巴士的T790,卻在10.20AM(最新時間表)就駕離該車站,下一班巴士則是在11.40AM才抵達,時間上完全脫軌。
而最近可以免費搭乘公交1個月,Rapid KL卻在此時把一些巴士的候車時間拉長,不少人開始懷念過去班次頻密的美羅巴士12號。
市場若長期被壟斷,“一車獨大”,沒了對手,其服務競爭力就會削弱。最讓人費解的是即使不斷被投訴,獨霸市場的巴士公司仍能屹立不倒。此外,為何司機素質和紀律問題一直沒被重視及嚴加管控?
政府和交通部是時候整頓當前極其糟糕的巴士服務,既然相關巴士公司多年營運效率一直不佳,就應把機會讓給其他公司。如果交通部無法有效監督巴士服務,不妨適當下放巴士路線規劃和管控權力給地方政府,畢竟地方政府才瞭解當地人民的需求。
其實大馬的公交也不是一無可取,捷運還是挺便利的,無奈公共巴士總是最大的“老鼠屎”,讓人感覺好像越改革越糟。而電動火車也必須提升現有設施,增加班次,才能吸引更多人乘搭。要不然,不是遲,就是壞,還憑什麼要求在未來調漲車資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