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相信,熱愛且執著於這份教育志業的老師們,也一定會忠於自己,以誠育人。
數年前,曾有位校長和我分享課堂評估這件事。他說,如果老師在課堂評估報告中,評分班內所有學生的學習掌握程度都是第三級(Band 3),那肯定會引起縣教育局官員的懷疑,也會來學校查看真實情況。
ADVERTISEMENT
課堂評估是以等級(Band 1至Band 6)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老師會針對學生的掌握程度,給予一至六等級的評分,第一和第二等級為學習較弱、第三等級為中等、第四和第五等級是優秀,而第六等級則為最佳。
如果全班同學都是表現中等,縣教育局官員也會來視察,看看是不是老師為了在期限前趕完報告,而索性讓所有學生都達到第三等級,也就是基本掌握水平。
但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班內有大部分的學生被評為表現較弱,這也會引起縣教育局的關注。
儘管並非每一個學生都有能力達到基本掌握水平,但如果大部分學生表現不理想,老師必須負起最大責任,這也是老師的憂慮。
校長還和我說,曾有家長不滿老師給予他的孩子“第五等級”的評分,而忿忿不平地來到學校投訴老師。家長認為,孩子的成績優異,掌握語言能力很強,應該是“第六等級”才對。
老師還必須向家長解釋一遍又一遍,究竟評分是基於什麼考量,學生哪一方面不夠好。
老師處於兩難的情況,因為課堂評估是以老師為主導,並依據學生在課堂上所進行的教學活動評分和給予建議,再加上評估的測驗都不是隨興而至的準備,老師需要規劃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活動,以衡量學生的掌握程度。
為了讓課堂學習變得更有趣和精彩,認真盡責的老師還會花心思制定創意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
尤其教育部廢除小六評估考試(UPSR)和中三評估考試(PT3)之後,課堂評估更顯得重要,評估的公正性也成為外界,尤其是家長關注的焦點。
近期,教育界傳出老師為達到關鍵績效指標(KPI),而在學生評估報告中“作弊”的說法。教育部高級部長莫哈末拉茲出席活動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他不但沒有否認,而且還坦承這是可能發生的事。
當我進一步追問教長,教育部會採取什麼行動時,教長試圖迴避問題,他用了大約3分鐘去解釋教育部在實施課堂評估計劃所採取的措施;至於會有什麼對付行動,他並沒有正面回答。
我並不意外,這已經不是教長第一次迴避爭議性的問題。
如果老師是基於壓力而在學生評估報告中“作弊”,以便學生數據看起來更“美觀”,這已經涉及個人誠信問題,並不能全歸咎於教育部。這個情況猶如學生為了考取好成績而在考試中作弊,那麼責任也是在於學生身上,而非考試製度。
不過,老師在實施課堂評估所面對的挑戰,教育部也不應無視。
課堂評估出現的其中一個缺點,就是班級學生人數多,這個問題目前未能完全解決。在這種情況下,老師難以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評估他們的掌握程度。
正因為班級學生人數多,老師必須依靠印象,為學生的學習成果打分數。有些學生喜歡舉手發問或回答問題,和老師有互動或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老師自然會對他們有印象,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
相反的,有些學生成績不錯,但也許不善於表達意見,在課堂上也比較文靜,老師對這類學生的印象不深。因此,印象分也從而影響一個學生的課堂評估表現。
我認同教長的看法,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評分標準,老師是根據自身判斷評估學生的表現,而且那也是頗為主觀的看法。但同時,我也希望教育部能夠採取果斷的行動和擔當責任,關注老師在課堂評估的工作量、心靈健康,在必要時為學校和老師提供各項支援。
正如教長所說,教育部必須和各方攜手合作實現教育轉型目標,但有效解決課堂評估所造成的弊端,教育部責無旁貸。
當然,我們不能一竹竿打翻整船人。即使出現作弊,也不能代表是所有老師的行為。我始終相信,熱愛且執著於這份教育志業的老師們,也一定會忠於自己,以誠育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