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5:04pm 12/07/2022

黄子伦

财商

黄子伦

财商

黄子伦 | 我眼中的财商

以前,因为超大规模的企业或者机构尚未出现,我们强调一个人的智商(IQ)。随着全球化的崛起,企业架构和人际关系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且重要,EQ(情商)也就崛起。如今,就连(FQ)也得到了不少关注。那么,什么才是财商?

老实说,我不知道外面的主流是如何,我只说我认为不怎么会改变的一些道理:

ADVERTISEMENT

一,天下没白吃的午餐。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其成本或者代价,这本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过人们总是深信自己眼前的那个机遇是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很多人都认同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能够用钱来买到,例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确啊,感情不能用钱来买到,但是感情的培养往往都伴随着金钱的牺牲。

当中国的乡村年轻父母决定去当北漂,他们牺牲的必然是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集体回忆。如果他们在城里的待遇变得更差,例如减薪两成后,他们就选择返乡打拼,那么我们可以大致判断,这个待遇的变化就是他们在心里对孩子感情的经济判断。

这里并无对错,全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经济考量。举另一个我听到耳朵长茧的例子——“工作与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无可否认,不是每个人都是工作狂,大家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但如果我们选择了生活,往往意味着我们会和一些需要拼命工作才能够得到的成就擦肩而过。

这本是常理,但很多人就是接受不了,认为这是畸形。这也是为什么老板和上司总是有点工作狂,因为他们的前景和现下的努力是紧密绑定,而基层工作人员由于没有绑定,所以总是意兴阑珊,事事都要工作和生活平衡。

我再强调一次,并无对错,全凭个人选择,但请谨记以上这些“等价交换”原则。

二,所有的利益都是向前看。这概念在经济学很出名,那就是“沉默成本”,不过我认为很多人在解读此概念时只考虑到“沉默”,而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利益”。当人们要创业时,必定需要有前期投资,相当于“入局”的成本。这些付出都不能直接决定一家企业能不能生存下来,因为企业的存活还得看正式运营后的收入。如果未来现金流是负数,那么这家企业的日子基本就是在倒数。

而早期投入的成本如能不能继续帮助企业在未来争取现金流,那么就是无用。在思考是否应该转行之时,就不能纳入考量。如能继续争取现金流,那么就需要和新机会一起比较,方能成结论。

这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职场早期最放不下的事情。的确,因为大学文凭只是众人拿下面试机会的“入局成本”,企业看重的是这名学生未来能够为企业创造的利益。如果不能,自然就不会被录取。而某些大学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说到底就是他们的早期投入和市场脱钩,不能争取现金流。

此时,该大学生只能选择继续投资自己,而不能纠结于过去的成本(那张大学文凭),方可有利益可言。

三,留意那些专注并能够积累的技能。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要能有一席之地的话就是要够专注,如果这些专注的经验可以积累,就会成为你的跳板。我知道现在流行什么“斜杠青年”之类的话题,每个人似乎都不满足于一个身份。我自己也是如此。不过,要认清一样事情,全能型的人才是百年一遇。如果你觉得自己是,那顶多是幻觉。

准确来说,一些人看似多元的身份,其实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是一名基金经理,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各种投资以及金融知识,我写文章或者出书也都是金融或投资之类的题材,要我写其他东西就是一个折磨,也不会写得好。我也认为一些人,他们似乎什么事情都懂,什么事情都能够说上一两句,但你问他们更深入的内容就会发觉他们是一无所知。

企业也是如此。很多企业是什么生意都要插上一脚,这没问题,但很肯定的是,他们每样都做得不怎么样,企业的估值也会大打折扣。

以上就是我对财商的一些粗略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