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因為超大規模的企業或者機構尚未出現,我們強調一個人的智商(IQ)。隨著全球化的崛起,企業架構和人際關係的管理變得越來越複雜且重要,EQ(情商)也就崛起。如今,就連財商(FQ)也得到了不少關注。那麼,什麼才是財商?
老實說,我不知道外面的主流是如何,我只說我認為不怎麼會改變的一些道理:
ADVERTISEMENT
一,天下沒白吃的午餐。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其成本或者代價,這本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不過人們總是深信自己眼前的那個機遇是無需付出任何代價。很多人都認同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能夠用錢來買到,例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的確啊,感情不能用錢來買到,但是感情的培養往往都伴隨著金錢的犧牲。
當中國的鄉村年輕父母決定去當北漂,他們犧牲的必然是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和集體回憶。如果他們在城裡的待遇變得更差,例如減薪兩成後,他們就選擇返鄉打拼,那麼我們可以大致判斷,這個待遇的變化就是他們在心裡對孩子感情的經濟判斷。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這裡並無對錯,全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經濟考量。舉另一個我聽到耳朵長繭的例子——“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無可否認,不是每個人都是工作狂,大家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但如果我們選擇了生活,往往意味著我們會和一些需要拼命工作才能夠得到的成就擦肩而過。
這本是常理,但很多人就是接受不了,認為這是畸形。這也是為什麼老闆和上司總是有點工作狂,因為他們的前景和現下的努力是緊密綁定,而基層工作人員由於沒有綁定,所以總是意興闌珊,事事都要工作和生活平衡。
我再強調一次,並無對錯,全憑個人選擇,但請謹記以上這些“等價交換”原則。
二,所有的利益都是向前看。這概念在經濟學很出名,那就是“沉默成本”,不過我認為很多人在解讀此概念時只考慮到“沉默”,而沒有考慮到“未來的利益”。當人們要創業時,必定需要有前期投資,相當於“入局”的成本。這些付出都不能直接決定一家企業能不能生存下來,因為企業的存活還得看正式運營後的收入。如果未來現金流是負數,那麼這家企業的日子基本就是在倒數。
而早期投入的成本如能不能繼續幫助企業在未來爭取現金流,那麼就是無用。在思考是否應該轉行之時,就不能納入考量。如能繼續爭取現金流,那麼就需要和新機會一起比較,方能成結論。
這也是很多大學畢業生在職場早期最放不下的事情。的確,因為大學文憑只是眾人拿下面試機會的“入局成本”,企業看重的是這名學生未來能夠為企業創造的利益。如果不能,自然就不會被錄取。而某些大學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說到底就是他們的早期投入和市場脫鉤,不能爭取現金流。
此時,該大學生只能選擇繼續投資自己,而不能糾結於過去的成本(那張大學文憑),方可有利益可言。
三,留意那些專注並能夠積累的技能。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要能有一席之地的話就是要夠專注,如果這些專注的經驗可以積累,就會成為你的跳板。我知道現在流行什麼“斜槓青年”之類的話題,每個人似乎都不滿足於一個身份。我自己也是如此。不過,要認清一樣事情,全能型的人才是百年一遇。如果你覺得自己是,那頂多是幻覺。
準確來說,一些人看似多元的身份,其實底層邏輯都是一樣的。就拿我自己來說,我是一名基金經理,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各種投資以及金融知識,我寫文章或者出書也都是金融或投資之類的題材,要我寫其他東西就是一個折磨,也不會寫得好。我也認為一些人,他們似乎什麼事情都懂,什麼事情都能夠說上一兩句,但你問他們更深入的內容就會發覺他們是一無所知。
企業也是如此。很多企業是什麼生意都要插上一腳,這沒問題,但很肯定的是,他們每樣都做得不怎麼樣,企業的估值也會大打折扣。
以上就是我對財商的一些粗略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