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先生走了。
ADVERTISEMENT
尊稱他為先生,不為過,少年時期,衛斯理系列的確影響了我的科幻觀。
後來我在大學選讀了化學系,不過和不死藥沒有關係。
後來的工作變成了以工程為主,也明白了《沉船》故事裡的種種不邏輯之處,但衛斯理故事就是精彩驚悚,每次看完也很過癮,也不計較那麼多。
倪匡先生自己也說過,他寫字是為了吃飯。不寫就沒飯吃(有點誇張),哪有時間去查證那麼多科學理論,寫完就算,有人看就好,每天稿約不斷,他就不停的寫,直到沒有人看,或自己寫不出為止。或許我們不能稱他為作家,叫寫稿人比較合適。從倪先生的簡介來說,他很容易沉迷於一樣事物,我相信對於寫稿這件事情,他也當作興趣來處理。不是嗎,一寫就幾十年,沉迷且專業。
倪先生的文筆有種魔力,不是細膩那種,或許是故事本身,或許是他的敘事角度。70至80年代的香港紙醉金迷,夜夜笙歌,不管是娛樂圈、文化圈都處於一個高需求的狀態,再加上倪先生寫字很快,無論是專欄,小說甚至劇本同時寫,也都遊刃有餘。現在重看衛斯理系列,會發現故事情節的走向幾乎大同小異,除了幾部特別精彩的,譬如《頭髮》、《神仙》、《老貓》等等,但最後還是把答案推給外星人,無一例外。當年會覺得他的想法比較統一,今天看來,應該是稿子寫得太快,無法作進一步的思考所致。這和目前的電影行業很像,處理不到的故事或場景,就交給電腦特技來完成。
以前讀的大多是盜版書
也不是說倪先生的小說不好,不好的話,也不會有那麼多讀者。回看當年還沒有互聯網的時代,通訊、娛樂、傳媒都很依賴平面媒體,書籍也不是那麼普及,偶然那麼一部電視劇或文章紅了,也不容易找到相關作者的其他文本來閱讀。那時報章上的連載小說就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飯後之餘讀一篇武俠或科幻小說,短短數百字,也不費時,很多時候大家都只是閱讀內容,不懂倪匡本人或衛斯理系列的大有人在。後來明窗版本的出現,租書店開始有整套的衛斯理系列,大家就開始重讀,這也是很多人共同的記憶。
倪先生如何看待盜版的問題?有人問過他。我想他不會太在乎。出版是花紅,當年報章的優厚稿費才是他寫小說的目的。也因為如此,才會有那麼多人讀到他的小說,而且幾乎可以看完整個系列。很多人都回憶說自己是站在書報攤看完一本衛斯理的,也有很多人坐在租書店的地板讀完,無論如何,這也替他帶來更多的讀者。倪匡和金庸算是異數,很多擁躉或讀者都未曾讀過他們的正版作品。
整部衛斯理系列值不值得讀?或許其中幾部的敘事還是很不錯,但肯定不是全部。科幻小說不必太過計較其中的情節邏輯與否,除了“南極的北極熊”,當然,這不屬於科幻,這是常識。當年看《支離人》的時候以為是科幻,現在看起來只是藍牙或無線設備,一張晶片就能搞定;還有《大廈》,也不過是維度的問題。《蜂雲》、《後備》和《密碼》也不過就是DNA和克隆科技,沒什麼特別的。但倪先生創作的時候是80年代以前。那時候電視還是黑白的、手機是幻想、電腦比一間房還大。後來的專訪,倪先生說起碼他猜中了手機這樣事物會在未來很普及。是的,我想還有《追龍》這部小說敘述的情節,很多人都覺得他未卜先知。
科幻小說就是如此,猜中了就是先知,猜不中也很快被忘掉,至多被人調侃,就像外星人。但以後只要外星人出現,他就是大神,和《眼睛》中的蔡根富一樣。至於《頭髮》故事中的ABCD,對號入座的陸續有來,也不必擔心,總有人會相信這世界有神的存在;從前、現在、未來,都一樣,只要故事裡提到造物者,自然會有擁躉。
我反而喜歡他寫一些比較簡單的題材,故事也不必起伏太大,不必刻意驚悚,像《茫點》,對應“盲點”這個詞彙,題目已經讓人覺得有張力,故事也充滿想像力。
衛斯理系列前期寫得比較簡單,故事發展很直接,像電影多於科幻小說,背景也不太明確,沒有交代太多,純粹就像科幻鐵金剛007的連續劇。中期看得出他有收集一些資料才寫,譬如《木炭》(描述中國幫派)、《迷藏》(有提到歐洲小國安道爾的歷史)、《神仙》(牽涉了當鋪的朝奉行業)等等。至於後期,也只是沿著紅綾的故事在寫,有理無理也把書中其他人物牽涉進去,無法解釋的就丟給外星人,算是相當隨性了。這就像你的電腦當機,重啟很簡單,新的故事也可以重新開始,之前的bug也不必理會。
他說所有事情都有配額,包括一生中寫的字,配額用完了,就無法再寫。這是我相當認同的,雖然你也可以說“配額”這件事屬於科幻題材。倪匡的一生確實精彩,而衛斯理,就此離開。
再見了,衛斯理、白素、溫寶裕、藍絲、紅綾、小郭、陳長青、良辰美景、戈壁沙漠……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