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這幾天確診病例的增加,我們有必要重拾當初的警戒心,再度把口罩戴好,保持人身距離和勤洗手。
最近幾周,相熟圈子裡又開始傳出越來越多人確診冠病的消息,儘管都是輕微症狀又或是無症狀,但康復後的情況卻各有不同,有的人生活如常,但有的人卻出現多痰聲音沙啞的情況,也有的人會莫名感到心悸或喘氣。
ADVERTISEMENT
衛生部長凱里從上個月開始提醒民眾,預告未來2至3個月內將再經歷新一波疫情,而且政府不知道這一波疫情會有多久或多嚴重。最近,他證實BA.5毒株已在我國出現,曾經確診冠病者可能在未來數週內再度感染。
其實,隨著政府在4月1日開放國門,5月1日大鬆綁後,我們在疫情威脅不若從前下已放下戒備,甚至開始覺得那只是小事。那個街道上無人少車的情景、那個我們不敢跟別人靠得太近的情況、那個別人打個噴嚏就讓我們心驚膽跳的時刻、那個因為戴著口罩而幾乎認不出彼此的時候、那個習慣獨自面壁用餐的日子,統統成了記憶中的畫面,曾經印象深刻但卻已開始模糊。
現在常有大型活動,不管是室內或戶外的活動,場內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戴好口罩。開放後的旅遊區常見人潮,同樣的也不是人人戴上口罩。政府當初說的:不戴口罩就必須保持一米距離,哪還有呢?
隨著國內這幾天確診病例的增加,我們有必要重拾當初的警戒心,再度把口罩戴好,保持人身距離和勤洗手。尤其,實際確診人數遠不止此。你我都知道,許多人確診後就只是居家隔離,未必會如實呈報,真實的確診人數應該更多。
我們是時候把這兩個月來的鬆綁愉悅心情和對疫情的麻木感收一收,多一點警惕與謹慎。這無關政府是否會再度封鎖或開罰,而是攸關自身健康,馬虎不得。畢竟,沒有人知道若確診會否只是出現輕微症狀,而痊癒後又是否能繼續生活如常。一旦健康受影響,苦處只能自己吞。
我們要摒棄僥倖心理,牢記專家們的忠告。馬大醫學院社會與預防醫學系梅鳳鳴教授提醒輕微症狀也可造成長期冠病症狀或冠病後遺症。另外,理科大學高級醫學和牙科研究病毒學家莫哈末阿米博士指現有疫苗的抗體對BA.5毒株效果較低,因而預測我國的單日確診病例未來有破2萬宗的風險。
我國如今面對政治、經濟和疫情的困擾。混亂的政壇和不樂觀的經濟源自大環境,我們很難以一己之力扭轉乾坤,但在疫情(健康)環節上,我們能夠靠著自律把其中的風險減到最低。在回到從前生活之際,還是要多警惕和照顧好自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