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13日訊)“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無論環境有多差,再窮也還是有機會圓夢。”
第二位臺灣上市大馬人
從醫生轉型為企業家,也是第二位在臺灣上市的大馬人陳德禮憶述,自己打拼這些年,一直都朝著目標努力奮鬥。對他來說,人生路上並沒有捷徑,無論求學、在職場或創業,他始終堅信只有努力,終究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自小在霹靂州曼絨縣班臺(Pantai Remis)漁村小鎮長大的陳德禮是家裡的長子,少年時期的他揹負著家族的希望,選擇了醫學之路,並在高中畢業後赴往臺灣求學。
他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侃侃而談過去的經歷,他在臺灣求學時期,因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幾乎每天挑燈夜讀,比同僚付出更多努力和艱辛。
獲全球傑出僑生校友獎
經過多年的歷練,如今的陳德禮已經從醫生、教授轉型為創業家,近日還榮獲全球傑出僑生校友獎的殊榮,為大馬爭光。
在111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選拔結果中,共有18名優秀傑出僑生校友脫穎而出,馬來西亞佔了5名,而陳德禮則在學術成就類佔一席之位。
事實上,陳德禮成功的背後絕非憑靠“運氣”,因為他在40歲選擇從醫學界投入創業以前,人生都是處於拼搏奮鬥的狀態。
他憶述自己剛從大馬赴往臺灣留學念醫學系時,每天都在努力抓緊時間讀書,就連週末也不願意出門,讀書已經填滿了他的生活。
“即使是過年,我也只會在當天晚上出門一會兒,其他時間都是在讀書,就連上洗手間也要讀書。我還記得以前我們還有考每日一詞,考的都是艱澀的中文詞彙。
“此外,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許多同學都會一起去聯誼,只有我一人在讀書,因為我害怕自己會是班內的最後一名,我不想要被當掉。”
在進入博士班以後,陳德禮除了睡覺,工作都佔據幾乎過半的時間。
“我在臺灣求學和工作時都非常努力,在踏入業界之前,基本上不是睡覺就是工作,白天在醫院、下午念博士班、晚上10時後做文書工作,完成研究報告,以便能申請資金。”
他感慨地說:“一個博士生弄壞了身子,還憋出病來,如高血壓、老花和掉髮。我每天都在安排進行實驗,甚至有時會連續進行幾個實驗,工作忙碌,似乎沒有了家庭生活。”
博晟生醫成立4年上市
陳德禮目前也是博晟生醫創辦人暨總經理。在他的人生字典中,“努力”二字是驅使他勇往直前的動力。博晟生醫成立短短4年內,就成功於2021年1月掛牌上市,而他也是繼“U盤之父”潘健成之後,第二位在臺灣上市的馬來西亞人。
在開啟創業之路時,作為感染科醫生的他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當時東洋從美國引入抗生素新產品,原廠要求臺灣銜接性臨床必須有感染科醫師或顧問的配合,也讓他有了創業的想法。
在晉升副教授之後,陳德禮以臨床試驗主管的身分到該公司,學習財務管理和學習資金運作。創業之前,他只懂得醫學。走上創業之路後,他必須懂得何謂現金流量和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
在培訓的這4年內,剛好遇上公司重振,他也跟著林榮錦離開原本的公司,一頭栽入創業。在2016年時,陳德禮創辦了博晟。
與日企合作開發骨生長因子
當時,博晟和日本企業合作,在骨生長因子(OIF)產品中取得日本以外的開發和商業權利。此外,隨著高齡化時代的來臨、外傷、運動磨損和膝關節退化的軟骨修復需求增加,該公司也朝向生物性移植骨材和兩相軟骨修復骨材的技術。
目前,博晟生醫旗下主力產品,即一次性自體軟骨修補系統“愛膝康”(RevoCart)及骨生長因子,分別瞄準人體的軟骨及硬骨組織修復需求進行開發。
對陳德禮來說,從碰上伯樂再到創業,父親的一番諄諄教誨,他至今依然銘記於心。
“父親說盡量不要與人為敵,這樣才能安身立命。好朋友必須深交,壞朋友則點頭之交,即使後來到了醫院,我也會與人為善,也許是這樣,有人向林榮錦推薦了我,我們也有了生意往來。”
創業須找金主勿找“3F”
陳德禮也奉勸年輕一代,若想要創業,首要條件是必須找到金主願意投資,切記勿找“3F”,那就是家人(Family)、朋友(friends)和Fool(愚者),否則將承擔極高的風險。
今天的陳德禮已是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他不曾忘記,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必須感謝父母省吃儉用供他讀書。
“一開始是由父母資助學費,但考量到父母的經濟能力,因此我也努力讀書以獲得獎學金。”
他也期許有天能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回饋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