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家庭

|

家庭生活

|
发布: 7:00am 17/07/2022

快乐家庭

育儿

叶洢颖

争宠

快乐家庭

育儿

叶洢颖

争宠

安撫大寶的爭寵情緒

报道:本刊 叶洢颖,摄影:本报 黄志汉

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每當新生寶寶降生時,家長不免會將更多心思放在照顧新生兒身上,或多或少會忽略了先來到這個家庭的大寶。

曾一度擁有父母長輩所有關注,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大寶,此時又會有什麼感受?

ADVERTISEMENT

倘若剛好處在2歲至3歲,無法準確表達情緒,講道理也聽不明白的尷尬階段,爸爸媽媽又該怎麼做呢?

臨床心理治療師李雯怡指出,許多父母擔憂當二寶出生之後,大寶會爭寵的現象,進而感到焦慮。

但其實大寶爭寵是一種自然的情緒反應,二寶的到來也讓大寶意識到過去兩三年的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因此無論幾歲都會產生失落感。

“即便他們不會表達,可他們會感受到父母陪伴的時間變少,會失落和心煩。”

她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指出,2歲以下的孩子是最不能接受二寶的階段,因為2歲左右的孩子,仍是處於和父母建立信任感以及安全感的時候。

“而且他們自立能力還不算好,什麼事情都需要父母協助。若此時要迎接二寶,那就得提前為他做好準備。”

她建議,父母可以通過故事書向大寶說明,即將要有弟弟妹妹出生,讓他帶著好奇和期待,但是也不需要“過於準備”。

大人的好玩做壞事

何謂“過於準備”?

“比如說以後弟弟妹妹會跟他共享玩具之類的,這樣會讓大寶覺得由於弟妹的出生,而失去某些東西。

“可以告訴他,以後二寶出生,他將會是爸媽的小幫手,地位也會提高。即使二寶出世,他還是家庭裡獨一無二的存在。”

也許你我身邊曾經就有一些“討厭的大人”,經常會對即將有弟妹的大寶們說:“弟弟妹妹出生了,爸媽不疼、不要、不愛你咯!”,這種話是否耳熟能詳呢?

也許大人只是出於好玩的心態,然而對於大寶卻會造成不安全感。

趁機教導應對感受

“儘量不要比較,或提出有條件的愛,像是‘你再這樣,媽媽就不愛你了’。對大人而言可能沒有這樣的用意,可是孩子的分析能力沒這麼好。對5歲的孩子來講,爸媽不再陪他睡覺就是不愛他。”

不過,她認為孩子有失落感未必是壞事,父母可趁機教導他有失落感不等於不愛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在社會或交友,多少會有失落感,那麼他就從中學會接受和應對自己的感覺。就不會像一些小朋友一失望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發脾氣、扔東西。”

安抚大宝的争宠情绪
李雯怡建議父母在二寶到來之前,可以先為大寶做心理建設,但無需過度準備。
父母勿做“雙面人”

李雯怡笑說,很多家長告訴她,大寶最近比較黏人或者出現搶二寶奶嘴等小動作。這緣于大寶的“不甘心”,認為弟弟妹妹的出現,讓他失去了爸媽。

“父母此時就要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因為孩子看得到的。像是面對二寶時輕聲細語,一轉頭就大聲呼喝教育大寶,他看到那個差異,心裡會覺得是因為二寶的原因導致爸媽對他的方式不一樣。”

她提議,父母每日可抽出時間與大寶一對一地交流,即便只是15分鐘。在這15分鐘內,父母可讓大寶自行選擇要玩什麼遊戲,然後全神貫注地陪他玩、陪他說話,切勿帶有教訓和責罵意味、切勿玩手機。

“再忙再累,也要抱抱他、親親他,儘量保持原來的相處方式。”

理解鬧情緒的孩子

家中的長輩亦可提前做準備,幫忙分擔陪伴。比如一向是由母親陪伴大寶睡午覺,可交由父親、奶奶、外婆等其他長輩代替,以免大寶覺得家裡長輩們只圍著二寶轉。

“大人要做一些調適。有時媽媽在餵奶,大寶就會鬧、就要抱,其實所有孩子的行為是情緒的表現。”

當大寶“重拾”一些早就不需要的行為,好像退化成嬰兒時期那般要吃奶嘴、要陪著睡,這實際上是想表現他的情緒。

“當媽媽在照顧二寶,大寶哭鬧時,可先安撫他的情緒,先聽到他的情緒。經過安撫,他情緒回緩,會比較能接受。”

“通常爸媽會叫大寶不要鬧不要發脾氣,但他不會講為什麼發脾氣,如果不哭不鬧,你怎麼會看到他?”

退化行為包括:

(一)撒嬌

(二)哭鬧

(三)刻意作弄

(四)小動作

(五)要和父母一起睡

(六)刻意擠入父母中間,或父母與弟妹中間等等

(七)容易發脾氣

(八)變得較文靜

“父母一定要儘量提醒自己,要把陪孩子的時間納入在時間表裡面。一旦有這樣的心態,就會表露出來,也會要接受這種手足的競爭。那麼作為父母,就能比較平和地去處理,這比脾氣一上來就責罵要好。”

讓大寶參與育兒

如何避免大寶產生被排除在外的感覺呢?她說,父母在照顧二寶之時,不妨讓他參與其中。

例如給二寶換尿片時,可以請他幫忙拿新尿片;給二寶選購新衣時,叫大寶選擇款式或顏色等等。

“讓他們加入做決定,進而給他們當哥哥、姐姐是這個家庭一部分的感覺,而非大家圍著弟妹轉。”

當然,父母可能會面對大寶聽而不聞的反應,此時就得靠哄。走到大寶面前,看著他的雙眼跟他對話。

“兩人的視線要處在同一水平線,否則居高臨下的話會有壓迫感。到他面前後,叫一下他的名字,先抱一抱他,因為他可能這時候有情緒了。”

“有的孩子情緒不會往外投射的,比較內斂,只會默默流淚,只會在角落偷看,他可以接受,但他還是有情緒。沒有任何的行為,不代表父母不需要關注。”

忍讓不是解決好辦法

李雯怡提到,父母會經常要求年紀較大的孩子禮讓年紀較小的弟弟妹妹,雖然這是一種“美德”,但並不盡然。

“不需要每次都讓,應該要教大寶怎麼保護自己心愛之物。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很寶貴的東西,只是弟妹很小,並不懂得,只是想參與進來,你又不可能責罵他。”

因此,父母可以提前詢問大寶,哪些東西對他來說非常重要或者是不允許弟妹碰觸的東西,要提前收好。

“又或是讓弟妹先玩,我知道這對你很重要。”

她分享一個案,一個8歲孩子因為家裡爭寵的狀況,所以情緒很暴躁。

小孩向她抱怨道:“以前我5歲時,說我比較大,2歲妹妹不懂事,要我讓。現在她5歲了,我8歲,她應該懂事了!”

觀察爭吵介入打架

由此可見,成人口中的“大讓小”,與小孩的理解並不一致,於是就產生了更激烈的情緒,認為父母偏心、不公平。

當兄弟姐妹互相爭搶東西時,父母可從旁觀察。假設大寶搶二寶的玩具,僅僅玩一會兒就放開,二寶在旁哇哇大哭的話,父母便不需要額外處理,先安撫、同理二寶情緒。

“他(大寶)只是要一種贏的心態。”

不過,如果兄弟姐妹打架,那麼父母就要介入,將兩人分開。

“不用怕手足間的矛盾,最重要的是當下如何應對。不要覺得有什麼事都是大寶的錯,什麼事都要大寶讓,久而久之會導致大寶認為這一切是二寶出生造成的。”

該以孩子的“需要”作標準

如何一碗水端平,公平對待所有孩子是很多父母的共同煩惱,最常採取的措施便是同樣的物品買兩份,只是這樣的“公平”真的是公平嗎?

李雯怡則認為,這僅是形式上的公平。

她曾遇到的一個個案是,二寶需要水瓶,父母為了以示公平,也同樣買了一個水瓶給大寶,但實際上大寶可能不見得開心。

“姐姐說爸爸媽媽買一個給她,是怕她吵。”

由此可見,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應該以“需要”作為標準。

“只是不管父母怎麼做,孩子都不會覺得公平。”她笑說。

更多文章:

逃生包,救命就靠它!

逃生包要收放在哪裡?

駱俐君打造本土有聲童書

三文魚,你選生吃或是煎烤的?

愛吃菇菌不會選?原來鮮菇幹菇各有優點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