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校企合作的实践,在大马社会仍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抛开技术工人的相对低社会地位不说,技术人员的待遇虽然在百物涨价的今天也水涨船高,但是蓝领技术工人和白领专业人士的待遇差距还是挺大的。
大马中小企业面临技术人才断层的困境,为配合政府面向经济转型机遇,独大教育机构提出应朝多元技术培训方向发展,并以校企合作方案,栽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缓解企业界当前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独大教育机构此举,非但只是为了弥补政府技职学院的不足之处,也尽到社会义务。
ADVERTISEMENT
当前大马合格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因为合格的技术工人不是跑去新加坡工作,赚取更高工资,就是一旦在维修业界累积了资本和经验,便自行创业开公司。今天人们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本地工头带着外劳技术助手干装修、建筑、维修水电等劳作。外劳一般是外籍短期劳工,绝大部分是离国前不曾正式干过上述维修工作。他们通过中介公司来到大马开始学习做维修或装修建筑,基本是“在职学习”。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因为外劳不是本地公民,领的是两年一期的工作准证,少有获得业务培训的机会,取得的技术只能靠工头或师傅的传授,能认真学得本事的是有,但比例不高。总的来说,20多年来大马的技术性维修并没有取得良好进展,维修和建筑等工作令人失望的例子比比皆是。
校企合作栽培技术人才至少有两个培训层次。高层次指的是当前知识经济新时代,在国家经济建设加快和产业发展不断升级之下,高端服务业和各科研、设计行业与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联系越来越紧密。大量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及技术水平,以加强企业产品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独大教育机构提出的校企合作,是一个栽培技术人才的方案,包含烘培、烹饪、美发、餐饮管理、水电、冷气和汽车维修、建筑及装修等。校企合作的基本信念就是利用学校的理论教学,再借市场对学生所学的技术进行实践应用和测试,如从实践中发现学校教学存有纰漏或不足之处,学校课程便应不时更新,以推进教学和提高办学质量。理论上,如能做到这点,一个国家的行业发展就能跟经济建设与时并进,对社会整体的正轨方向发展维持服务质量。
目前校企合作的实践,在大马社会仍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抛开技术工人的相对低社会地位不说,技术人员的待遇虽然在百物涨价的今天也水涨船高,但是蓝领技术工人和白领专业人士的待遇差距还是挺大的。
就以澳洲的薪金数据为例,2022年澳洲有经验技工的中位数年薪约7.2万澳元(21.5万令吉),电气工年均收入为8.58万澳元(25.7万令吉),而社会地位颇佳的白领大学教师的年均收入为10.8万澳元 (32.4万令吉)。比较起来,技工和大学教师的待遇差距还不算大!论社会地位,澳洲的技术工人虽书读的少一点,但他们凭一技或多技之长谋生,而且政府基本上给他们技术培训的机会,取得专业文凭,服务质量有一定保证,大体是受社会尊重的。
在大马,许多父母都想自己孩子读上大学某个专业,对孩子念技术学校干蓝领工作难免会有一种挫折感。不爱念书的孩子,往往逼他去学技术也不一定认真。我想如果马来青少年普遍有这个现象,华裔和印裔青少年也有同样的问题,这就是技工质量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基于社会风气,加入技术学习的本地年轻人相对少,无技术的外劳就填补了本地技工的空缺,这就造成本地中小企业面对技术人才断层的困境。
总结来说,这个问题的根源主要有四点,即较高技术的技工大批涌到新加坡、技工社会地位相对低、工作时间长又较为疲累,技工打工待遇不高,尤其是在当学徒阶段。
有鉴于此,要改变目前的困境,政府和民办院校除了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规划及培训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确保学员能学到企业所需的相关技能之外,便是逐步改善技工的工作条件和待遇,让他们为自己所做的蓝领工作感到有自豪感,赢得社会的尊重。
我想只要技工有责任心,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知识和服务素质,在大马社会不断转型、在迈向更具有知识经济元素的先进国过程中,配于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素质高的技工的身份地位说不定很快就会像德国或澳洲那样,以丰厚的收入傲视社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