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就是一個共同的語言,讓不同文化、種族和背景的人,透過肢體語言表達情感,舞出團結一心。
旅遊、藝術及文化部自2005年開始,每年都會在全國各州舉辦關於藝術和文化領域的教練培訓課程,栽培更多的接班人,為在籍學生提供更專業的指導。
ADVERTISEMENT
培訓課程主要涉及6個領域,即舞蹈、戲劇、音樂、馬來武術、陀螺、演講藝術。
今年北馬區舞蹈文化師資訓練計劃,已於6月19日至24日在亞羅士打舉辦,共有30名來自玻璃市、吉打和檳城的舞蹈員和舞蹈教師參與。
他們在這5天的培訓中,必須掌握各族舞蹈知識,包括華族、馬來舞、印度舞和沙巴和砂拉越的舞蹈等,共有9種類舞蹈供學習。
在完成培訓後,他們獲頒舞蹈教練的合格證書,往後可到各校教導舞蹈。
黃結遊最大成就
自創融合南洋風華族舞
馬來西亞著名舞蹈者和華族舞蹈教育家黃結遊(65歲)在這次培訓營中,是華族舞蹈的導師。
他曾於國家文化藝術學院(ASWARA)任教22年,雖在2018年已退休,是是迄今仍是該校兼職舞蹈教師。
黃結遊說,他在舞蹈界最大的成就,就發揚馬來西亞化的華族舞蹈,讓傳統舞蹈保留華族精髓之餘,也滲入馬來舞種元素,自創融合了南洋風采的華族舞蹈。
他認為,舞蹈是以雙手和雙腳詮釋情感的藝術,就算是不同的語言和文化,都可以在韻律中互相尊重,各族舞蹈從陌生到了解,就是一條促進團結之路。
從二年級就開始熱愛跳舞的他,自認自己是一名過動兒,經常拉同學一起跳舞、編舞等,最後更將興趣當工作,每天都快樂地起舞。
真正掌握舞蹈 須從瞭解族群的根開始
要真正掌握一支舞蹈,就必須從瞭解族群的根開始。
黃潔遊說,每個族群的舞蹈,都融合了族群的特徵和特點,身為專業舞者,必須從舞蹈的歷史和根源瞭解,再將情感融入其中,才能完美表現出來。
他舉例,東馬的沙巴和砂拉越舞蹈就比較偏向於飲酒、坐船、森林打獵,崇向於大自然的動物式、鳥類的舞蹈。
“華族舞蹈則偏向於圓圈的藝術,無論是扇子或手絹,都必須畫圈、走圈等;而馬來舞出於比較謙卑的文化,出場多是半鞠躬。”
他補充,印度舞蹈偏向於“腳踏實地”,與大地母親對話;不同於西方舞蹈,多是站直身體,離開地心引力,比較靠近天堂的感覺。
他強調,這些舞步都是跟隨本身的文化背景演變而成。
最高境界 一望就知舞蹈類型
舞蹈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服裝修飾,就可以看出舞蹈的類型。
黃結遊說,這是因為每個族群的文化特色,都會保留在舞蹈的各個舞步之中,一望而知。
他說,一個好的舞蹈,不一定是同一個種族的舞者即可完美呈獻,就算是不同的種族,都可以舞出不是自己族群舞蹈的韻味。
“只要用心學習,掌握當中的精華,就可以舞步呈獻特定族群的精神,做到這一點就是最完美的表現。”
他也說,舞者們來自不同的種族和文化背景,但大家都因為舞蹈融合為一,成為彼此間唯一的溝通語言。
融合各族舞蹈最具挑戰
舞蹈中,最具挑戰的是民族舞蹈的融合性。
黃結遊用羅惹做比喻,將水果切成一堆後加醬料,但還是看到各別水果的種類,但如果將羅惹倒入果汁機攪拌,成品就是一個液體飲料,必須入口才知好不好喝。
他說,這個融合的過程,就在於將羅惹加入攪拌機後,無法馬上確定味道搭不搭,這必須適時調整,才能攪拌出完美的成品。
他說,這也是他作為舞蹈教育家一直挑戰的難度,將各族的舞蹈融合一起,讓它完美結合。
“尤其我們(馬來西亞)是由多元文化組成的國家,這特色就可以更好發揮,可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南洋色彩舞蹈,但又不失中國一脈相傳的精華,讓人看到全新的東西。”
但,他說,這過程必須要不斷調適,結合現代舞步,再打破傳統束縛,才能創造出馬來西亞化的華族舞蹈。
祖瑪妮諾:舞出感覺是最大挑戰
舞蹈教練祖瑪妮諾(54歲)說,舞蹈是必須從各族群的風俗開始瞭解和學習,通過每一個舞步,掌握各自的精髓後,呈獻出實在的舞步。
她說,從書本上學習基礎理論非常容易,但真正要舞出感覺,才是最大的挑戰。
祖瑪妮諾曾是國家文化宮(Istana Budaya)的專業舞者,並於2005年開始投身舞蹈教練訓練計劃,協助栽培更多的接班人。
她說,通過舞蹈教練的培訓計劃,可以讓各族群舞者參與其中,也提供平臺提升舞者的舞蹈知識,尤其給予舞者“下臺”後,對於未來的一個展望。
她補充,每名舞者的“壽命”約20年,大概30多歲就應該要下臺,這時候正是作為幕後導師的機會。
賽尤斯里:掌握根源歷史 讓舞蹈走入心裡
專業在馬來傳統舞蹈的賽尤斯里(35歲)指出,最具挑戰的仍是馬來舞蹈,但他更喜歡通過舞蹈,瞭解各族的文化和習俗。
他說,身為舞者,必須掌握和了解每個舞蹈的根源和歷史,這樣才能讓舞蹈走入心裡,發揮自如。
他說,這已經是言語無法形容的契合,雖然語言不通,但肢體動作就是最好的溝通橋樑。
同是亞羅士打東姑勞勿扎國小的舞蹈老師的他,因為舞蹈而結識了很多華裔朋友,也更進一步瞭解華族的文化。
“我們平時都是通過各自的節慶,片面地瞭解各族的節慶佳節等活動,並沒有深入瞭解起源和歷史。但,通過舞蹈不需要語言,就可以更理解和同理,這就是舞蹈的魅力。”
慕娜麗塔:臉部表情須到位 印度舞難度高
熱愛跳舞的慕娜麗塔(48歲)認為,最難挑戰的是印度舞,尤其是臉部表情是否到位,都是一個難度。
她現在是業餘的舞蹈教練,當了25年的舞蹈員,她說,遍體鱗傷也要舞下去。也因為這一分堅持,讓她走到了今天。
她欣賞每個族群的舞蹈,特別是服飾和妝容,因為跳舞讓她可以無限發揮,嘗試不同的風格和裝扮。
“我們必須瞭解各族的文化,才能完成妝發和化妝,如華族舞蹈需要盤發,就要掌握技巧梳妝,再搭配舞蹈,融入其中,結為一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