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專題

|

週刊專題

發佈: 7:00am 25/07/2022

死亡

馬來貘

南峇山

路殺

林金泉

死亡

馬來貘

南峇山

路殺

林金泉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報道:本刊 白慧琪 攝影:本報 陳啟基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林金泉在“炸弹水潭”边用平板电脑查看,最近一次录到马来貘身影是6月30日。

大鼻儿身亡时,除了肇祸司机,没人知道确切时间。直到清晨8时才有人发现她卧尸路旁,赶紧通报大马半岛野生动物保护及国家公园局(PERHILITAN)。山友听到消息,也赶到现场一探。只见大鼻儿右侧朝上侧躺在地,右颈擦伤。她长长的鼻子被撞得稀巴烂,原本又黑又尖的鼻头没了,剩下一团粉红。

柔佛分局保育人员到来调查、验尸后,大鼻儿350公斤重的遗体被送往丰盛港的一座农场埋葬。当局发布文告予各大媒体,写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处发现她惨死街头。她的死讯刊登在新闻版面,却也只是没有亲友的孤魂,没引起多大涟漪。

ADVERTISEMENT

然而,大鼻儿的离去在林金泉心中烙下一块印记。约莫4个月前,他在后山的河道上发现了的足迹。那个脚印会否就是大鼻儿的吗?大鼻儿生前就住在南峇山里吗?

换作从前,他可能不多想了。中学时和童军伙伴进出山里野营、探险,长大后常常登山健行,南峇山就像他的游乐场。在那活动了二十多年,走进山里眼里看到的只是一片绿,出来还是一片绿。他到近几年才意识到家乡依傍着的南峇山,不只是一座山,更不只是人类休闲登山的去处。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马来貘亲子,明显可见体型有大小之分。(图:林金泉提供)

一回,时任国会议员带了生态教育工作者蓝瑞祥考察南峇山,林金泉跟去。他对这座只有12.5平方公里的小山了若指掌,就算孤身进山也不怕迷路。可是当生态老师领着他们辨认山里的虫鸣鸟叫,问他们看过什么动物的脚印,他却什么都答不上。自认在这座山长大,原来有那么多事物是他不曾留意的。

真的有吗?带着疑问,他没事就上山走走看看。前山就是一般人认知的南峇山休闲森林,登山客多,从早热闹到晚,野生动物才不会出现在人烟处。近10年,后山建了座新庙,才开始吸引山友从后山登山。人走的山道,就怕不被发现,所以路径明显,落叶被践踏得贴紧在地,树上偶有红丝线、刀痕,不同组山友做的标记。野兽不同,落脚轻盈,最好不留痕迹,所以落叶蓬松。人得蹲低身体到动物的高度望去,才能隐约看到小树较疏的径道。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刀疤是林金泉第一只拍到的马来貘,追踪了2年。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6月中,拍到一只还未变色的小马来貘身影。

安装摄像机追踪行动

成年马来貘介于350至500公斤,尤其雨后下坡,一脚踩下容易踩陷,留了个像爱迪达潮牌三叶草商标的脚印。马来貘是奇蹄目动物,前脚四趾后脚三趾,那三叶草状的脚印自然是后脚。脚印犹如天大发现,吊起林金泉的好奇心,可是怎么追踪,都只能看到脚印。野生动物灵敏得很,闻到人类的气味当然不会靠近。况且马来貘是夜行动物,少在大白天出没。

林金泉上网研究,找到可用“动物摄像机”捕捉野生动物的身影。购物平台一搜,也不贵,两三百令吉就有一台,就装在发现脚印的附近。2020年6月中旬第一次安装,几天后26日,有只雄貘走进镜头里。定睛细看,画面中的雄貘腹部右侧有一道长长的疤痕,颇有江湖气息。林金泉替他起名“刀疤”。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南峇山禁止狩猎,但林金泉架设的摄像机曾拍到有人带猎枪入山。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林金泉不时上山检查动物摄像机,更换电池。

遇见刀疤后……

动物摄像机好几次拍到刀疤的身影,那应是他的地盘。马来貘是独行侠,通常在方圆3至5公里的领地范围活动。若出双入对,定是母子或母女。尽管都是黑白,从身形可辨,一大一小。小貘出生后直到2岁,掌握觅食技能后才与母亲分离。

马来貘爱水,循着这个线索,林金泉走遍山里每条小溪,多架设几台动物相机。但南峇山不高,溪流很浅,盛不下一整头马来貘。最终,他锁定几处深潭,岸边两旁地势较缓,站在动物角度思考,那是方便退守的地形,若敌人突袭可以立即逃走。

南峇山有一水潭,口窄内宽,据老一辈说是战时炸弹炸出的水潭。林金泉在那安装动物摄像机,拍到马来貘在那儿泡水休憩,确认是一座“貘浴池”。可南峇山真的不大,像“炸弹水潭”那样的浴池不多,只有几个。林金泉竟拍到多只马来貘共享,互不干扰,不同时候轮流泡澡。有了马来貘出没的证据,他和其他山友、自然生态爱好者成立非政府组织“探索导览乐区”,向国会议员申请拨款添购设备。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临近水潭时又发现马来貘的脚印。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炸弹水潭”周围地势平缓,很可能是马来貘浴池,架设动物摄像机,果然拍到它们的身影。

如今,南峇山后山共设有12架专业的动物摄像机,不小心入镜的不只刀疤。有只体型较小的雄貘成天跟在母貘身后,他的耳朵缺了一角,代号“缺耳”。另一头小貘,乌黑右肩有一白圈,不知是打架受伤留下的疤痕还是胎记。他也跟着母貘,还未成年。刚过去6月中旬,还拍到一头还是棕色线条半点的幼崽快步跟在母貘后头。

刀疤身上的疤痕长约2呎,也不知是被什么尖锐物刮伤,伤痕又粗又长,最容易辨认。可林金泉有一阵子跟丢了,检查影像记录就是没发现他的踪影。是有雌貘发情,刀疤追随而去等待交配机会?还是被另一头雄貘挑战,败阵后只好将地盘拱手相让?

后来,在不远的区域,林金泉才又捕捉到刀疤的身影。吊诡的是,他后头跟着一只体型娇小,看起来尚未发育成熟的小雌貘。通常是成年雄貘独行,雌貘带小貘直到成年长大。这对萝莉与大叔的组合,让林金泉又惊又奇。难道小萝莉走失了,还是母亲遭遇不测,她只好依赖其他长辈照顾?抑或,这是刀疤的两年养成计划,把萝莉带在身边,等她一长大就求偶成功?

凭这几只有特征易辨认的马来貘,再加上没法辨认的,林金泉大胆推测小小的南峇山兴许住了至少10只马来貘。他请教的生态工作者都说,2年太短,还得再观察看看才能下定论。论科学,确实得如此严谨,但他却想给自己设立正面期望,做起来才有干劲。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7月初随林金泉探索南峇山后山,发现马来貘足迹,摆放量尺,约16公分宽。
知道了解后,才会守护它们

业余从事生态保育,本就不易,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林金泉摄录到刀疤后,信心大增,兴趣更浓。却也有一派声音质疑,让人知道山里有野生动物后,不是更容易引来杀身之祸?

林金泉不那么想。如他这般业余者都能追踪到马来貘身影,何况专业猎人更能分辨兽径、野兽脚印。他架设动物摄像机,除了观察野生动物,还能监督山里的不法盗猎行为。再者,把这片山林的动植物记录下来,万一不巧有一天政府要收回森林保留地的地位,这些珍贵影像还能派得上用场,阻止推土机铲除这片蕴藏丰富野生动物的山林。

追根究底 ,林金泉想做的是“知道”与“了解”南峇山,不知道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保护。就像他遇见刀疤,总希望他再次出现在镜头里,一切安好。他不希望,若再发生大鼻儿那样的路杀惨案,添加的也是数据上“1”个数字,而非当地人的关注。从前进出山林,他看的是一片绿。仔细认识里头的植物、昆虫、青蛙,甚至是透过荧幕才观察到马来貘之后,他看见的南峇山是一个个奥妙的生命。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40公分宽的大象脚印,看落叶堆叠厚度,料已经超过半个月。
【寻找马来貘/02】深入南峇山寻貘──林金泉/看见奥妙的生命
从前进出山林,林金泉看的是一片绿,现在眼中则是一个个奥妙的生命。

相关报道:
【寻找马来貘/01】​大鼻儿之死──是谁杀害了它们?
【寻找马来貘/03】一眼万年──哈比本/我与马来貘的缘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7:30pm 25/03/2025
【蒙面暂记】终将失业的喃呒佬/周若涛

琼瑶离世,身边不少亲友深受触动,却因避讳而不愿多谈。巧的是,两部探讨生死的电影同年上映,先有港片《破.地狱》,后有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隔壁的房间》。于是,借助虚构作品,不能谈的话题也能绕个圈谈。就像“隔壁房间”的隐喻,有些事情无法直视,那就换个角度,换个空间。

两部片都向死而生。大限在前,人才能为自己的人生下定义,理清纠葛的人际关系。《隔壁的房间》的主角玛莎,为维护生命最后的尊严而选择安乐死,更增添了一层道德叩问——人是否拥有决定自己生死的权利。 虚构的玛莎与现实的琼瑶,天差地远的两个人物,在死亡面前又何其相似。

未曾料到,大数据演算法似乎窥知了我近日所思,唯恐我心情过于肃穆哀伤,而频频推送一部纪录片。片名直白而粗暴:DON’T DIE(《长生不死》)

主角Bryan Johnson,矽谷科技新贵,年少创业有成,公司卖出后坐拥巨额财富。如此人生胜利组,夫复何求?换作是我,早已躺平不干。但超级富豪的眼界就是不一样。他立志追求长生不老、青春永驻之法,并且逐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科技养生术,从最基础的饮食、运动,到闻所未闻的营养补给,再到匪夷所思的血浆注射、基因治疗,都包含其中。创业烧钱烧习惯了,养生也要烧。这套方法,每年得耗资两百万美元。

我不禁想到,人类为求永生曾做过多少蠢事:吞丹砂、修秘术、寻访神泉仙岛。有钱了不只任性,还怕死。自古以来,人们总爱把当时的尖端技术生搬硬套在长生术上,但往往没有好下场。古时,许多帝王因水银中毒而疯癫,近代,则有冷冻身体以待复苏的人——他们万没想到,冷冻公司竟会破产。冷冻柜断电了,那些收拾残局的清洁工,每位都经历了一场精神浩劫。

人类将于2030年实现永生

这种嘲笑自是后见之明:他们确实失败了。可是,如果,万一,成功了呢?

现今科技与过往不可同日而语。作为科技人,Bryan的养生法严守科学原则,且有专业医疗团队作支援。他每日进行一堆生理检测,各项指数钜细靡遗,几乎掌控每一个细胞的状态。如果试药换药,更得密切追踪指数变化。所有数据像开源码那样公诸于众,任人检视、复制。结果证明,这套方法确有逆龄之效:他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轻二十余岁。

这算不算逆天而行?跟玛莎一样,Bryan也遭受不少道德质疑。 玛莎因选择“死”而被质疑,他因追求“生”而被非议。吊诡的是,批评者大概属于同一群人。

而矽谷的逆天者不只他一人。著名科学家兼未来学家、谷歌顾问Ray Kurzweil也是“科技养生”的奉行者。他甚至乐观预言,人类将于2030年实现永生。这也许并不疯狂:如今我们对宏观与微观世界的掌控能力是前所未见的, AI也势将加速基因学和分子医学的突破。这预言,搞不好能实现。

但实现了又如何?此等技术大概只有富豪负担得起。即使普及,地球承载得了只增不减的人口吗?这时马斯克怕会跳出来说:来,一起移民火星吧。

届时,人们会不会对玛莎说:“只要再多等几年,你就不用死了”。整部意蕴深远的电影,其美学与内涵,轻易被抹消。而许冠文饰演的喃呒佬,无地狱可破,终将失业。大限无限远,人们紧抱着彼此的恩怨情仇,再无机会放低。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