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半人口在飽受肥胖困擾的同時,也承受著不必要的汙名化所帶來的傷害。
肥胖(obesity)不僅會對健康造成傷害,而因它所引發的歧視,或者更簡單來說就是對肥胖的偏見或汙名化(social stigma),也將對肥胖的男女造成進一步傷害,尤其是在心靈層面。
ADVERTISEMENT
首先必須釐清一點,在醫學上肥胖是被視為超重,被視為行為問題(behavior issues),並不歸類為疾病(disease),可是若這行為問題不及時解決的話,它可以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傷害,諸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骨關節炎、慢性腎病、呼吸系統疾病、癌症、不孕症,甚至是罹患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的幾率也會更高,同時也會增加死亡率。
那何謂超重呢?一般上測量身體質量指數(BMI)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以大馬為例,只要指數超過23以上即算肥胖,超過25及以上為超重,除了BMI之外,測量中央型肥胖(central obesity)會更為準確。所謂的中央型肥胖指的是腹部脂肪特別是內臟脂肪堆積為特徵的肥胖。以亞洲男女而言,男性測量腰圍大於90公分或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即屬超標,即使在體重儀上並沒有超重。
每年的3月4日為世界防治肥胖症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全球的肥胖症男女超過10億人,其中6.5億為成年人,青少年則佔3.4億以及兒童3900萬人,值得注意的是,在冠病肆虐期間,有肥胖症的男女包括兒童,不管是確診的幾率、或是出現重症、須住院及死亡率都比沒有肥胖症的男女高很多。
根據數據,我國的肥胖症已達到50%的驚人數據,換言之就是每2人中就有1人是BMI超過23指數,被歸類為肥男胖女一族,更是東南亞第一“胖”。把肥胖問題視為我國公共衛生又一個定時炸彈也不為過。而在瞭解肥胖對健康的傷害以及它的嚴重性後,有必要在進一步深思我國一半人口在飽受肥胖困擾的同時,也承受著不必要的汙名化所帶來的傷害。
日本著名漫畫《哆啦A夢》是多少70後、80後甚至90後的童年回憶,在漫畫中的男主角大雄常被另一主角技安以霸凌方式欺負,以致很多人從小就有一種想法,那就是體型較大的那個必然是“壞人”,但現實中是否如此呢?答案:不是。
再來,從古至今的小說、電影、電視劇或視頻等,毫無例外地把身材肥胖的那位刻畫成丑角、壞蛋或豬隊友等,比如說《西遊記》豬八戒就是典型例子,做壞事、拖累團隊、打小報告或者好吃懶做等,直接把肥胖的那位形容成團隊的“毒瘤”,以致很多人從小就認定豬八戒就是壞的代名詞。
那近代的電影呢?以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為例,飾演“烈火奶奶”角色的是已故演員魯芬,儘管她的演技毋庸置疑,但為何就是要用“肥”與“瘦”來對比呢?劇中的導演以及編劇是否早已“潛移默化”地認為肥胖的人就是壞人的代名詞呢?
當然影視圈中亦有一些特別例子,比如香港娛樂圈“大哥大”洪金寶就曾被稱為“最靈活的胖子”,乍看之下似乎是稱讚,但為何不能以平常心看待呢?試問有人會說“最靈活的瘦子”嗎?肥胖男女並不意味著動作不靈活,或者腦袋不靈光啊!
以體育領域來看,肥胖男女的表現並不遜色,比如說羽毛球,從我國昔日羽毛球男雙好手雲天豪、再到日本男雙選手古賀輝(Koga Akira)等,難道他們的表現會比體型瘦的選手遜色嗎?
須再次強調,肥胖是行為問題,它的形成因素包括家族遺傳、個人內分泌問題,再到生活作息等不同方面,可是因為一些社會汙名化的行徑,以致把肥胖的男女與好吃懶做、暴力男或女、油膩膩、行動遲鈍、呆頭呆腦等充滿汙衊的形容詞掛鉤,這隻會導致肥胖男女除了面對生理上的傷害之外,也要飽受不必要的心理傷害,心理承受壓力較差的就會做出一些偏激的行為,其實這樣的惡性循環實在是沒必要一再發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