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27日訊)中國試圖以“雙減”政策整治補習業,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一年後,補習業並未消失,而是走入地下化,更高的學費和更需人脈引介的家教師資,使資源反向重分配給中上階層家庭。
為了減輕學生的補習負擔和家長的學費開支,中國去年7月24日公佈“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衝擊了原先市值粗估近人民幣2兆元(約1.3兆令吉)的中國補教業,大量線上和實體補習公司裁員關閉,老牌業者“新東方”也被迫轉型。
ADVERTISEMENT
一年過後,中國學生和家長的補習壓力是否減輕了?
上海英文媒體“第六聲”(Sixth Tone)近日報道,“雙減”政策推出後,補習業並未消失,反而催生了龐大的補習黑市,這個市場讓經濟富裕、人脈豐富的中上階層家庭,更容易獲得補習資源。
報道引述在北京從事金融工作的陶姓家長表示,她12歲孩子的暑假被英文、數學、物理和課輔課程排滿了。她找到的補習班都是由小公司經營,他們從監管網中逃脫,“只要努力尋找資源,你還是能找到他們”。
一名吳姓家長也在“雙減”實施後,連同兩個家庭,為子女找到外籍英文老師上1對3的家教課。居住在教育競爭激烈的海淀區,她還安排7歲孩子在暑假上英文、中文、數學、繪畫、芭蕾、電腦和游泳等課程。
報道引述紐約大學研究中國教育體系的副教授程華宇(Hua-Yu Sebastian Cherng)分析指,當一項政策影響中上階層家庭時,他們會找到繞過法律的方法,“這些家庭有最豐富的資源,他們最瞭解如何在中國做事”。
不過吳姓家長也反應,“雙減”讓補習費用更高了。以往小孩的英文班學費大約是一年2萬元,現在則是兩倍。她估計,女兒每個月的課外學習費要1萬多元。
這樣的補習開支,擔任高階白領、年薪合計百萬的吳家夫婦還可負擔;但多數北京的家庭收入只有這個數目的1/4。
一名在上海的範姓家長說,11歲女兒現在只在一個因“雙減”政策轉型為非營利機構的補習班上課,不過課程從實體轉為線上,小孩的收穫並不多,成績也退步。
她說,現在雖然省了補習費,但要花更多時間教女兒,且自己無法像補習班一樣有系統地教學。
她也反應,自己很難找到地下補習班的資源,其他家長也保持低調,不願幫忙。
報道引述多位家長稱,因為擔心被舉報,也因為學生的競爭本來就很激烈,他們對孩子上家教的事保持低調,也不希望其他學生接觸到同一位老師。
程華宇表示,中國家長的焦慮更甚以往,這是“雙減”政策無法徹底消除家教所造成的影響,“中產階級的家長更緊張;短期內,最菁英的中上層家庭則已找到了出路”。 (中央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