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对于控制物价这件事,政府的选项往往只是提高津贴和设置顶价。长期下来,在过度干预下导致市场畸形的运作。
近日棕油价格已开始下滑,因此领导抗通胀圣战特工队的安努亚慕沙要求棕油制造商和零售商磋商,尽快降低食油销售价格。但是由于调低食油的动作迟缓,政府急于设置瓶装食油的顶价,并将于下周颁布宪报。又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人民购买的是食油,不是买棕油回家提炼成食油,因此,以棕油为原料的食油,表面上棕油跌价了,食油也应该减价,但是市场经济不是一加一减这么简单。生厂商在棕油高涨时,买进了贵的棕油,所以制造成本增加了,也直接导致成品即食油涨价。
现在的食油贵,是因为原料棕油贵。而现今棕油已跌价了,这个时候才买入棕油的食油厂商,才能把食油成本价压低。这需要一段时间,政府却起急性子,下令设置顶价,如果价钱严重挤压商家的赚幅,注定有人倒大霉做亏本生意。
厂商和零售商在无法掌握政府在下一次棕油涨或跌时要怎样干预市场,大家唯有采取观望的态度。而人民可能也持续观望不买食油,最后大家都是输家的情况下,政府宣布成功“把物价拉低了”。
这几年通胀是全球的现象,但是政府不当的干预,往往造成生产和售卖必需品的商家们心跳一百倍,不懂政府何时有新招,导致生意难做。
譬如,当物价贵来贵卖时,如果不小心囤多了货,政府却宣布要设置顶价,最后只有自叹倒霉。而如果顶价宣布后,却不符合市场期待,大家宁愿不生产也不卖,最后倒霉的还是消费者。
顶价是一个很不灵活的手段。如果顶价让商人没钱赚,大家根本不想生产。如果市场价低过顶价,有些商家趁民众无法掌握资讯差,把已跌价的东西拉到顶价卖,最后消费者当了冤大头。
政府的增加津贴和设置顶价这两大招,往往是商家极为害怕的,因为他会破坏市场正常运作,本来简单的事变得艰难起来。
之前肉鸡短缺,政府一度下令禁止出口到新加坡。新加坡花钱买东西,自然注重效率及供应的稳定性。我们自己打开缺口,现在新加坡已从印尼进口鸡肉。只要新加坡进口商习惯了和印尼出口商打交道,并发现他们的供应链更稳定,那些靠出口的马来西亚鸡农,分分钟会面临倒闭。
这和印尼之前因为国内食油短缺,禁止棕油的出口,结果国内棕油库存过高导致棕果价格跌,那些棕油业者只能自叹倒霉。
有些厂商专门做出口生意,当他们的出口门路被断掉了,绝对无法做到直接转内销的。这样断商人财路,政府自己也少了税收,根本是吃力不讨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