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29日綜合電)《華爾街日報》報道,印度對中國智能手機公司的打壓力度正在加大,雖然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但尚不清楚的是,是否會有一個理想的結局。
7月初,在突擊檢查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維沃(vivo)的辦公室後,印度打擊金融犯罪機構Enforcement Directorate指控Vivo India通過空殼公司將大筆資金轉移到國外,以逃避納稅,並凍結了存款價值近6000萬美元(約2億6600萬令吉)的銀行賬戶。這些賬戶後來被法院命令解凍。
ADVERTISEMENT
本週,幾家當地媒體報道,Enforcement Directorate向德里高等法院提交了一份宣誓書,稱這項被指控的圖謀相當於企圖破壞印度金融系統的穩定。
Vivo India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但此前曾表示,該公司致力於遵守當地法律。此前,中國智能手機巨頭小米集團和廣東歐珀(OPPO)也受到了類似的逃稅調查。
眾所周知,印度對中國公司在印度科技行業的主導地位感到不安。在這兩個亞洲鄰國於2020年發生流血的邊境衝突後,印度以數據安全風險為由,禁止了包括TikTok在內的300多箇中國應用程序。印度收緊了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的標準,現在要求印度公司的中國籍董事需要通過安全審查。
然而,讓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出局(如果這是最終目標的話)將比封禁TikTok困難得多。
如果來自其他國家的外國公司認為它們有一天也可能陷入此類境地,這也會嚴重損害印度將自己重塑為頂級電子產品製造目的地的雄心。
7月早些時候,中國大使館公開抗議該國企業頻繁受到調查,並警告稱這將對印度的商業環境造成損害。
中國公司不太可能自願撤離: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並正快速增長。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今年在印度的智能手機銷量可能會超過1億8100萬部,高於去年的1億6800萬部。中國品牌佔在印度智能手機全部出貨量的四分之三左右。印度也沒有足夠強大的本地智能手機替代品。
中國企業對印度製造業投入巨資,幫助實現了印度的一項關鍵政策。
此外,由於定價具有競爭力,消費者對中國智能手機保持忠誠。相比之下,印度智能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僅為2%。
即使印度大型企業集團最終介入收購中國品牌在當地的業務,它們可能仍會依賴眾多的中國零部件,而在那種情況下,這些零部件可能無法獲得。
雖然印度企業集團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最近試圖與谷歌(Google)合作生產平價智能手機,但供應鏈中斷推高了預期價格。
Counterpoint高級研究分析師普拉基爾辛格(Prachir Singh)表示,如果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被迫離開印度,沒有印度或外國品牌能迅速趕上他們的製造規模或滿足需求。
印度想要重新控制其科技部門並儘可能實現本地化的意願似乎很明顯,在軟件方面,這可能是可以實現的,硬件則是另一回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