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久前感染冠病,所幸病情轻微,属于无症状患者。虽说如此,对我们而言却仿佛经历了一场战争,自然浮现了各种忧虑与担心,无常的画面也油然而生。因此,兄妹一片孝心,趁着父母还有体力之余计划带他们到欧洲旅游,让他们见识与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情。
妹妹兴致勃勃在电话里头与母亲分享欧洲的美丽风景、历史文化、独特美食、行程安排等。我瞄了母亲一眼,她脸上无丝毫兴奋,却唯唯诺诺,一味说好。母亲对于电话交谈已有心得,语气轻松,带点幽默,她知道电话另一边的孩子听了会放心。
ADVERTISEMENT
我问她为何一脸兴致索然,她却若有所思,吞吞吐吐,不知如何说起。
眼前母亲简直判若两人,仿佛变成缩小版的我——小孩对不情愿做的事都不敢大声说“不”,常因一句“我是为你好” 而妥协。果真风水轮流转。我继续问,是不是无兴趣?她微微点头;我会意,不再继续问。母亲的答案让我出乎意料。毕竟父母一直有到外国旅行的习惯,照理说不会抗拒。母亲随后拉着我,叮嘱我不要告诉妹妹,她不想大家扫兴。
果断的一句“No”
我承认,我是一位窃听者。与父母多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大概也抓到他们何时会互吐心声。她卸下母亲身分,对看着报纸的爱人细说她对西方国家无兴趣,对长途飞机恐惧;她顾虑本身年事已高,双腿大不如前,如今的心态是——可以与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在本地旅游,她已开心满足了。
我透过门缝看她一副忐忑不安表情,不知如何告诉妹妹她的想法。我也不禁心生惆怅。
我按兵不动,直到要确定日期和订机票那一刻,母亲慢慢吐出一句隐喻:肥水不流外人田,支持本地旅游,促进国家经济也不错。妹妹尝试说服母亲,也给予她鼓励,安慰说或许缺乏对那国家的认识,才会没有安全感与感到害怕。父亲则留下一句;你不去,我也不去。母亲开始动摇,她不想因她个人的决定而抹杀他人出游的机会。
此刻我赫然发现,我们都成为了情绪勒索者,一味看重父母应该参与我们的人生,而忽略了大家其实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的想法和喜好。于是,我对母亲说,她可以选择,没人可以强迫她。
最后,母亲明确表露心迹:果断的一句“No”,成为了最佳答复。我暗地里赞成母亲的举动。我反复地想,是不是儿女说“好”,就意味着在父母角度也是“好”呢?我们所谓的“不留遗憾”,是不是父母心里在意的“遗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