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結論是,張校長的教育薪火仍然在他心中熊熊燃燒。他沒有以苛責的方式打斷學生說出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而是通過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去反思自己的判斷是對或錯。
ADVERTISEMENT
若不是波德申中華中學校長張永慶的一篇道歉文,我其實並未留意到“辯論海嘯,花城舌戰”辯論賽的舉行,也因為連續數天關注此事,把我的記憶帶回中學時期極為投入的辯論生涯。
是的,辯論賽為我6年的獨中求學生涯增添了許多姿彩,也可以這麼說,作為辯手,也曾經幸運獲得最佳辯論員,我必須學會時刻關注時事,這也激發了我對時事動態的追蹤和興趣。也因為辯論場上講求快速和敏銳的反應,不管是當時的帶隊老師或是我一生景仰的校長邢文泉修士都一再提醒我們這些辯論員,辯論是必須以理服人,不作人身攻擊,更不允許粗言穢語。師長的教誨即便離校多年,我依然銘記在心,在職場上更是時刻把“以理服人”視為自我警醒的一句話。
張永慶校長因為比賽的一名女辯手爆粗還被全場票選為最佳女辯手,把此事視為一次的即席教育,在詢問了多名學生後,得知他們認同爆粗的行為,自責沒有教好學生而衍生出這篇隨後掀起風波的道歉文。
若形容我是看張校長的書長大,絕不會言過其實,中學時期從《中學生月刊》接觸他的文章,再到閱讀他推出的多本書籍,包括《陪你走過》、《風雨同行》、《喜歡與愛》等,到後期的《我們家不需要兩個校長》我都未曾錯過。尤其他早年出版的幾本著作,是用文字滋潤了我的心靈。
後來在臉書上加為好友後,我常關注張校長的貼文,因為我總能從他細膩的觀察及與學生的互動中,感受到他對教育的滿腔熱忱,以及對學生的殷殷期盼。我想,張校長的不吝分享,把與學生的互動逐一化為文字,所盼的不是學生把他視為偶象或是神聖化他校長的形象,而是希望學生,乃至於他臉書的一眾“好友”都能感受到他在臉書高曝光率背後的用意,苦心和用心。
在這次意外擦槍而出的粗口風波,我不瞭解一些有心人為何衝著張校長而來,直覺上會認為他是衝著女辯手而來,因為我在他的道歉文中,領略最深的是他有“教不嚴,師之惰”的自責感 。其實,張校長是可以完全置身度外,不必“雞婆”因為讀了一篇觀後感後去找哪些出席辯論會的學生,以瞭解他們的想法。而他從學生直言不諱以後也會說粗口的坦白中,也可以甩手把責任歸咎在父母身教的失敗,為何他要如此自找麻煩,把別人的錯誤往自己的身上扛?我思來想去,唯一的結論是,張校長的教育薪火仍然在他心中熊熊燃燒。他沒有以苛責的方式打斷學生說出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而是通過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去反思自己的判斷是對或錯,我個人頗欣賞也認同這樣的教育方式,比起一味的說教或是擺出威嚴訓斥,效果好也更理想。也即使面對女辯手來自己的留言牆“踢館”,字裡行間盡顯不成熟的回應方式,張校長也僅以一句“請自重”作為回應。想像一下,若張校長在臉書牆上與女辯手對罵,豈不是另開戰場,也模糊了事情的焦點?欣慰的是,女辯手過後也回應會自重及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前天,我又在張校長的臉書讀到了他促請大家讓這起粗口風波進入“冷卻期”的帖文,帖文的最後一段寫道:“讓我們用大海的胸懷,善意,珍惜彼此,共同建設一個比較理性而包容的社會”,我打從心底想說,波中生有張校長,是學生,也是家長的福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