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長期感到沮喪、過度擔憂、反覆檢查東西、失眠,甚至體重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加或減少?小心,可能心理疾病找上了你!
2019年,我國約有42萬4000名5至15歲兒童面臨心理健康危機,另有接近50萬成年人面臨憂鬱症狀的困擾,你會不會已經出現心理疾病症狀,卻還渾然不知?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郭慧筠
攝影:本報蔡偉傳
根據2019年全國健康及病發率調查顯示,我國約有8.4%,也就是42萬4000名5至15歲兒童面臨心理健康危機,另有2.3%,也就是接近50萬成年人面臨憂鬱症狀的困擾。
另外,在2020年,有1080名企圖自殺的人在政府醫院接受治療,而自殺人數也從2019年持續攀升,2019年有609人自殺,2020年有631人,而截至2021年首7個月,自殺人數已達638人,種種的數據顯示,我國人民的心理健康已經開始出現狀況,需要多加關注。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臨床心理師梁耀文指出,心理疾病的導因可從三方面來探討,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與環境,所謂的生理指的是基因、腦部發展、身體結構發展等。
“影響著人類心理健康的化學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都是由大腦生產,還有要是患上某種疾病,如癌症、荷爾蒙失調等,也會影響化學物質的分泌,加上有些基因遺傳本來就比較容易在壓力來臨時引發心理疾病。”
他以汽車舉例,如果汽車狀態好、馬路和天氣都沒問題,駕駛人的駕駛技術也很好,但車卻沒有汽油,就會跑不動,所以當身體缺少某種化學物質,不是講說要看開點就能看開點。
心理方面指的是,當事人在人生中曾經歷創傷,或者生活發生重大轉變,如親人或寵物離世、突然失去收入來源、遭遇霸凌等,再加上本身的思考模式偏向負面或悲觀,就容易引發心理疾病。
再來社會與環境說的是,周圍環境是否友善,比如遭遇霸凌,家裡人有否給予支持,抑或家庭環境長期處於高壓,亦會造成心理疾病。
“每位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所佔的百分比都有所不同,所以治療方案因人而異,要是病情不嚴重,有些人可以靠自己意志力克服過來,病情嚴重的話,就需要專業人士或藥物的輔助。”
高敏感族群患病風險高?
在眾多引發心理疾病的因素中,壓力是普遍的導因之一,包括財務壓力、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等,而財務壓力亦是在疫情期間,導致人們尋死的主要原因,“其實在疫情前,從數據已經發現,我國人民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只是疫情加劇了整個狀況。”
工作方面,面臨的問題是職業倦怠,疫情期間,居家工作改變了打工一族的心態,加上如今進入後疫情時期,企業運作漸漸恢復正常,都在追趕進度,在壓力之下,讓人出現職業倦怠現象。
另一方面,人們在之前疫情暴發時,長期受困於家裡,因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影響了他們的生活作息,甚至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造成上癮問題,加上跟社會的互動減少,以及不能外出運動,慢慢地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健康。
再來疫情暴發以來,大環境都處於壓迫和緊張狀態,而且新聞和網絡都充斥著負能量,由於不確定性導致人們感到缺乏控制感,間接產生無形的壓力,當人們不願直視問題,就會演變出心理疾病。
至於高敏感族群患上心理疾病的風險是否更高?梁耀文解釋,雖然高敏感族群容易感受到別人的情緒,抑或他們覺得自己感受得到,所以較易受他人影響,但是患上心理疾病的關鍵其實取決於他們的思想。
打個比方,高敏感人群感受到別人討厭他,有些人會勸慰自己說,可能是自己敏感而已,這樣他就能跳出敏感的惡性循環,不過有些人會往負面方向思考,認為別人一定是討厭他,就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臨床常見心理疾病:
1.憂鬱症
症狀:
◎情緒低落超過兩個星期
◎對任何事物缺乏動力,也無法感到開心,就算是曾經讓你開心的活動,也一樣
◎容易感覺疲憊
◎反應變得遲鈍
◎易坐立不安
◎失眠,抑或長時間睡眠,但就算睡眠時間長,依然感覺疲憊
◎早上不願起床,因為不想面對殘酷又痛苦的世界
◎胃口大受影響,會暴飲暴食或缺乏食慾,在一個月內,體重增加或減少超過原本體重的5%
◎脾氣暴躁,小事情都足以引起怒氣,卻不知原因為何
◎記憶力和注意力開始下降
◎有很深的罪惡感,以及自我價值感低,認為自己是沒用的人
◎反覆出現死亡或自殺想法
梁耀文說,憂鬱症的極端情況是病患會有幻聽和幻覺,“幻聽和幻覺壓力的點在於,可能會有聲音在譴責你,叫你去尋死,而幻覺就會看見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像血淋淋的靈體。”
至於憂鬱症最嚴重的後果是自殺,他提醒,要是身邊有親友患有憂鬱症,不能掉以輕心的是,自殺可能不會發生在病情嚴重時,反而發生在病情好轉的時候,原因是當病情嚴重,患者連自殺的動力都沒有,反而情況好轉後,有動力去執行。
2.焦慮症
症狀:
◎長期擔憂超過6個月,但不懂自己在害怕什麼
◎睡眠受影響
◎肌肉緊繃
◎易消化不良
◎可能有恐慌症狀,比如塞車時,車子停在路中央感到害怕,抑或進到人群簇擁的購物商場後,開始心悸
梁耀文說,焦慮症可能會導致患者不敢上班,因為擔心無法做好老闆交代的工作,或者是怕會見客戶時犯錯。
3.思覺失調症
症狀:
◎患者會妄想,相信不真實的事情,像有人要加害於他、有人在背後說他壞話、有人跟蹤他等
◎有幻聽和幻覺
◎病情嚴重時,還會出現奇怪的行為舉動,像坐在角落幾個小時不動
◎行為混亂,如漸漸變得沉靜、不出門等
梁耀文分享,思覺失調症的起因大多源自於生理因素,並不是靠足夠的意志力就能治癒,“我們之所以可以看見東西,是因為有神經傳導物質幫忙傳遞訊息,但要是它傳遞了錯誤的訊息,就會出現幻聽和幻覺,所以需要先用藥物讓病情穩定下來,才能夠從心理層面和意志層面去控制病情。”
4.強迫症
症狀:
◎重複檢查東西
◎做事情有特定的規定,像走路要走直線和多少格、開門和關門的次數要20次等
梁耀文說,從心理層面來看,強迫症出現的原因是患者想要擁有控制感,因為生活裡肯定有事情失控了,所以想要控制回來,而通過強迫行為至少讓患者感覺生活是受控的。
“當患者有強迫想法時,他一定要做到相關事情,才能夠降低他的焦慮感,比如患者會長時間洗手,或看車門有沒有關,每個人多少會有這份擔憂,但強迫症患者已經是到達失控程度,所以有些患者會洗手洗到手爛掉,或者每天都要檢查家門有沒有關,導致上班總是遲到,甚至嚴重的話,可以幾年都不出門。”
5.厭食症
症狀:
◎患者體重明明已經過輕了,但依然覺得自己肥胖,而不進食
◎把吃進去的食物,通過扣喉方式吐出來
梁耀文說,社交媒體的出現導致人們出現容貌焦慮,曾經有心理學研究發現,長時間使用社交媒體的人,幸福感會比較低,因為有過多的攀比,加上鍵盤俠的語言攻擊,會讓人感到挫折和壓力。
另外,整體而言,部分心理疾病患者會有自殘行為,患者之所以有這行為,是為了分散注意力,原因是他們內心太痛苦了,甚至感覺內心痛到整個人都麻木了,害怕自己會走向死亡,所以通過能看到和感受到痛感的方式來抒發情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