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同理心,只有設身處地站在他們的立場感受和思考,不加以批判,他們才有可能敞開心扉讓他人靠近。
每個人都會有經歷情緒低潮的時候,面對負面情緒來襲,勿自我批評,要記得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能承受的情緒壓力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不要因為一時的過不去,就否定了一直以來努力的自己。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郭慧筠
攝影:本報蔡偉傳
臨床心理師梁耀文說,要辨別是否患上心理疾病,除了要有很多症狀同時出現(可參考上一篇報道:心理健康01:你知道自己的心有病嗎?),當事人的生活和社交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才能判斷也許是患上了心理疾病。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然而,他不鼓勵大眾自我診斷,而是應該找相關專業人士診斷,原因是心理疾病症狀的出現可以基於各種原因,就連專業人士都需要花時間瞭解當事人的發展史、生活、工作、身體健康等,才能準確診斷。
“有時候可能不是心理疾病,而是身體健康有問題,比如甲狀腺疾病跟憂鬱症及焦慮症有類似症狀,會讓人誤以為他患上心理疾病,其實是甲狀腺出現問題,所以當日常生活受到影響,最好是找專業人士,千萬不要自行診斷。”
他鼓勵大眾病向淺中醫,壓力管理不應該是等到快要爆炸了才求助,原因是當只是感到壓力,在短時間內就能治癒,不過要是到達心理疾病程度,輕症的話,可能還不需要吃藥,只是需要時間調適,而中症或重症,或許就需要靠藥物來治療,治癒的時間更長。
至於身邊人該如何陪伴心理狀態不佳的人,他給的口訣是一聽三同,所謂的聽就是單純傾聽,不評論,三同則是同理、認同及同伴。
(一)同理:站在對方的角度感受及思考。
(二)認同:不是認同當事者的負面觀點,而是認同他的情緒和感受。
(三)同伴:陪伴。家人和朋友可以採取輪班制來陪伴當事者度過低潮期,千萬不要把責任壓在一個人身上,以免照顧者也出狀況。
更重要的是勿拿當事者跟別人比較,因為在腦科學裡,情緒高漲時,理性區域是關機的,就算說得再多,也沒有用,相反的話,當情緒冷靜下來,理性區域就會開機,這也是為何同理和陪伴如此重要。
“心理受傷的人跟沒有受傷的人是兩種不同狀態,以身體舉例,今天要是我沒有扭傷手腳,要我發揮潛能,在運動場上得冠軍是沒有問題的,但我扭傷了手腳,你跟我說,這世界沒有什麼不可能,你加油,我也做不到。受傷時,為了不加深傷痛,病患可能暫時需要拐杖,所以鼓勵和陪伴並不是在縱容,而是療愈的一部分。”
心理狀態良好者,每天不妨來點負能量
梁耀文呼籲,要是生活過得不錯,自身狀態良好,不妨每天來一點負能量,所謂的每天來一點負能量就是,儘量關心身邊人,讓他們說出自己的不愉悅,而這些其實都是負能量。
他說,要是覺得當事者有必要找專業人士治療,對方卻拒絕的話,身邊人可以採取主動幫忙預約,再陪伴對方一起去,這樣也是一種鼓勵。
至於同理心的培養,他建議,要學會多聽,不判斷,而且每件事情都是一體兩面,切勿預設立場,並且帶著好奇心去理解心理狀態不佳者的世界。
再來同理會牽涉到感受和情感部分,他笑言,其實可以通過觀賞影視作品,來訓練自己設身處地地感受人類細膩的情感。
“如果真的無法感同身受,這樣不說話好過說話,有時候單純地陪在當事人身邊就已經是很大的支持,要是陪小孩,記得要跟他同個高度,陪伴朋友的話,切勿有高姿態,純粹順從對方狀態即可。”
另外,每個人處理負面情緒的方式不一樣,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有人陪伴,反而需要個人空間,這時要讓當事人明白的是,無論任何時候,只要對方想找人說話,都可以找你。
要是當事者不願意訴說,其實可以從生活方面下手,給予對方支持,像買食物給他吃、幫忙打掃房子、約他出去逛街等等。
當事者該如何自救?
梁耀文提醒,切勿自責和自我批評,要知道每個人都有經歷低潮的時候,接受自己只是心理生病了,暫時過不去,並不代表是草莓族,而且世界衛生組織研究也發現,每4個人當中,就會有1個人在人生某個階段經歷心理健康問題。
“就像跑馬拉松,不要覺得為什麼人家可以30分鐘跑10公里,而你不可以,可能他是輕裝上陣,你卻揹負了很多包袱,每個人心理過去揹負的傷痛,你不說出來,沒有人會知道,他做到可能是因為現在生活狀態變好了,或者是他也在死撐著,只是不說出來而已。”
因此他認為,要對自己公平點,每個人的起跑線都不同,最重要是找出自己的時間和節奏,還有生活的意義,不要一直跟人家比較,要記得我們活在世上是為了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來競賽。
他亦提醒,無需過度強調正能量,不容許負面情緒出現,因為情緒無好壞之分,每一種情緒都有自身功能,就像害怕和擔憂會提高個人對危險的意識;生氣會防止被他人欺負;傷心會提醒我們珍惜,只是問題在於情緒來襲時,要如何好好抒發。
再來面對心理問題時,可以去找信任的家人或朋友傾訴,要是身邊真的沒有可信任的人,不妨撥電給輔導熱線向輔導員訴說,抑或尋求心理領域的專業人士協助,“心理疾病患者要謹記,只要你願意,一定有人願意幫你。”
如果當事者性格較硬朗,不願讓別人看見自己的脆弱,其實可以通過運動來改善情緒,不然的話,可嘗試當義工,因為幫助他人有助於改變心態,同時生產出能穩定情緒的化學物質。另飼養寵物亦有助於疏解壓力。
“每個人都有本身的解壓管道,就像每個人感到開心和幸福的事都有所不同,而心理專業人士的存在就是幫忙找出屬於你的獨有方式。”
他不會限制患者使用的療愈管道,不管是音樂治療、藝術治療,還是露營、走山、冥想等其他活動都有特定療效,而且有些人的療愈方式是,傾聽信任或崇拜的人的意見,因此藝人說的話其實是具備力量的。
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治療師.心理輔導師 有什麼區別?
多數人都分不清心理輔導師、臨床心理治療師,以及精神科醫生,這裡就為大家整理一些資料,以對相關專業人士有所理解。
1)精神科醫生
◎從事精神與心理健康領域的醫生
◎具備提供生理與精神評估的資格
◎提供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他首要的治療方案
2)臨床心理治療師
◎具備臨床心理學碩士和/或博士學位
◎具備運用各類心理檢測工具的資格,以便作出準確的診斷,以及提供治療方案
◎提供適合各年齡層的心理療法
◎不提供藥物治療
3)心理輔導師
◎具備專業心理輔導學指定學士、碩士和/或博士學位
◎運用職業評估與性格測驗幫助人們提高自我認識
◎提供心理輔導、婚姻與家庭治療,幫助人們提升生活與情感素質
◎不診斷精神疾病及不提供藥物治療
部分患者會抗拒服藥,梁耀文建議,要是對療法有疑慮,可以尋求不同相關專業人士的意見,通過更準確的訊息去做出對自身最有利的決定,而不是一味地抗拒。
“有些個案真的靠藥物治療就痊癒了,但有些個案儘管服藥後穩住了病情,依舊無法治癒,是因為他的心理和環境層面有毒,這時候就需要心理治療的介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