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知港眾多榴槤園中,不乏一些開放讓遊客入山吃榴槤的生態園,甚至提供住宿。
ADVERTISEMENT
當中陳仁華與陳仁義兩兄弟打造的生態榴槤園就是其中一個,賣點除了品嚐友善種植法的榴槤,還有漂亮的小木屋及設備可以媲美專業的卡拉OK設備,讓一行人在園林裡開懷高歌。
他們的園地位於知知港10號芭地,但他們的初衷有些不同,一開始是因為全家人都喜歡吃榴槤,所以十多年前在知知港買下一塊地種榴槤,滿足口福之餘,也可以當作投資。
“但是那塊地太偏僻了,我們想建一間屋子,週末或假期時可以來這裡度假吃榴槤,所以我們又再物色地段,在2018年買了10號芭地,面積大概5英畝。當時都是種滿老橡膠樹。”
從開始清理地段、買榴槤樹苗種植、地段規劃,都是由他們兩兄弟親自包辦;再接下來,原本只想建一間房子,到後來變成可以容納15人的多棟小木屋,都是他們自己設計的,所以一點也不馬虎。
“一開始我們也沒有想過要用友善耕種法,都是別人教我們的,用農藥、化肥,榴槤樹不但長得不好,反而越來越不健康,後來認識一些有機農夫叫我們用有機法種植,才漸漸見到收成。”
“我不敢說我們是有機種植,我們也有用農藥,但只針對有蟲的樹才使用,不像一些芭場大規模使用,畢竟我們的初衷是種給家人吃,一定要吃得安心。當然這種種植法要更有耐心與心思,我們每週都來觀察樹的復原情況,施肥、除草,花了9個月時間才把樹苗養好,就好像吃中藥一樣,慢慢把身體調理好。”
陳仁義表示,其實買下這片芭地可說碰上天時地利人和,因為剛好有人要賣地,買下後就碰上冠病疫情,實施行動管制,時間多了很多,正好用來養地建屋,花了一年多時間才有今天的景象。
建造小木屋變身度假村
“去年是第一造收成,產量不多,現在(6月)是第二造,收成提升很多,口感味道好很多。我們自己也不相信,改變了友善種植法之後,榴槤的味道有這麼大的改變。”
第一造收成時,陳家兩兄除了自家享用,也邀請一些朋友來品嚐,留宿,朋友就不斷遊說他們建更多房子出租,讓他們週末或假期時可以來個小旅行。加上他們一家人都喜歡下廚,花了不少錢打造一個設備齊全的廚房,再加上一間卡拉OK廂房,最後就變成了我們所看到的生態旅遊度假村。
陳仁義把這裡當作“後花園”,週末或假期有時間就一家人來這裡住上一兩晚充電,榴槤收成時來得更頻密,檢視自己辛勤的結果。
“除了我們自己吃,有多的就賣出去。收成時候,也有一些朋友要租住,跟一家人或公司同事一起來住一晚,吃榴槤,到附近走走,知知港真是一個非常適合開發生態旅遊的地方。”
相關報道:
【來趣知知港/01】知知港──舌尖上的客家情
【來趣知知港/02】山城裡的客家味
【來趣知知港/03】闖入日叻務無人之境,探索山林的秘密基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