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漢字書法之美》談的是漢字的起源、演化和書法美學,我讀得樂趣無窮。
ADVERTISEMENT
據說在還沒有文字以前,人們是結繩記事。然而結繩到底非常不方便,若是某天在繩上打了許多結,又如何分辨記的是哪些事呢?
於是人類就慢慢發展出刻圖來記錄事情,這就是象形文字的雛形。而漢字被認為是現存唯一的象形文字,最初的設計建立在視覺的會意基礎上。
相傳漢字是倉頡發明的;但只要略為研究文字的演變,就會明白它是不可能由一個人在一夜間創造的。漢字經歷幾千年歲月的洗禮,從甲骨文、篆、隸等書體的演化,才逐漸定型為今天通用的楷體。
甲骨文是至今所知最早成系統的漢字體,可追溯至3500年前的商代。當時尚未有毛筆,人們用尖器在龜甲和獸骨上刻上卜辭,因而被後世稱為甲骨文。人們從出土的甲骨片中整理出四千多個單字,但目前只能辨識出其中一千多字。
小篆出現則是演變過程的重要里程碑,秦朝實行“書同文”政策,把先秦時期各國文字整理及簡化為統一的規範文字。
幾乎在同時期,民間也發展出了“隸”這一種結構比較簡單的字體。到了漢朝漢字逐漸由篆入隸,造型也“破圓為方”。漢字從早期的圓型,演變成以水平垂直線條的方型結構。而漢字被稱為“方塊字”,應是指秦漢以後普及的隸體和晉唐至今通行的楷體。
【我讀蔣勳(版主的話)+(一)】 鍾雪芬 / 一切要捨得
【我讀蔣勳(二)】廖國強 / 倉頡發明漢字?
【我讀蔣勳(三)】黃惠晴 / 母親無辣不歡
【我讀蔣勳(四)】陳翠薇 / 摺疊每一片時光
【我讀蔣勳(五)】高邛逸 / 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讀蔣勳(六)】陳川興 / 要有寬闊的心胸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