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的理由已经非常顺理成章,不外是俄乌战争带来的无穷后遗症,全世界都面对通货膨胀,各行各业都加重成本。
ADVERTISEMENT
向来光顾的熟食小贩及餐馆几乎都涨价了,有的6个月内涨了两次,有的盘算什么时候第三度调整,有的苦苦撑到最后也“失守”了,只是尽量把涨价控制在最小幅度,例如柔佛州还可以找到一盘3令吉50仙的鸡饭,只是这样的“佛心小贩”买少见少。
贩商总会也形容这次的涨风是“六国大封相”,各州各有各的涨法,各区涨幅差距甚大,从东西马到东西海岸和南北马的物价,像是不同国家的生活水平。
涨价的理由已经非常顺理成章,不外是俄乌战争带来的无穷后遗症,全世界都面对通货膨胀,各行各业都加重成本,餐饮业和贩商如果不调高价格,就无利可图甚至要关门大吉,反正目前是你起我起大家起的时候,减低了流失顾客的顾虑,于是涨价声此起彼落,至于如何应付这种大环境,办法让消费人去想吧。
但熟食涨幅合理吗?贸消部执法组根据过去的取缔行动得出结论──一些商家、餐馆和熟食小贩确实会趁涨价风牟利,该部执法组总监阿兹曼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提醒饮食业者:物价可以调整,但是要保证合理,否则可被援引2011年价格管制及反暴利法令(AKHAP 2011)对付。
目前该部的执法人员忙着四处“出征”,在全国各地检举被投报的贩商。一些茶室以为在门面张贴起价通告,就可以随心所欲调整价格,其实不是那么间单,理应还需先通知贸消部,该部官员会上门了解为何要调涨,涨幅是否合理。执法组无法到每间茶室和小贩中心逐一检查每个档口或茶水部的价格,但是只要有消费人举报,提供详细的资料,该部就会执法。
对于该部而言,百物涨价基于多种因素,但涨幅要合理,而且口说无凭,要有资料和文件证明涨价有理。
升斗小民面对从所未见的涨价风压力很大,星期天头条专案小组在全国各地抽样调查小市民、小贩和供应商时,大部分受访者都感受到食物涨价的压力。大约1500名读者参与这项网上民意调查,有88.4%觉得熟食涨价带来压力。
很多消费人开始改变买菜和饮食习惯,一般是减少上菜市场的数次,适量的购买;以前四菜一汤,如今能少一道菜就少一道呗,还有消费人煮一餐吃两顿。无法避免外食的上班族,也开始带便当上班。
蔬菜和鸡肉鸡蛋近期价格跌了,一些食品已经供过于求,可是消费人说:经济饭还是一样价格。棕油价格在印尼恢复出口之后也往下掉,可是食用油价格依然高企,制造商说需要时间调整,大家都在引颈长盼。
消费人另一项疑问是:一旦基本食品价格恢复平稳之后,熟食价格是否也会下调?其实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即“不可能!”
熟食通常起价后就没有回头路,业者会搬出其他理由维持价格,比如说,基本薪金已经调整,人力短缺要高薪聘请员工、银行贷款利率调升,总之曾经是起价的最大理由,在跌价时都会变得不重要。
消费人好像是负责吃贵菜的一方,菜价下跌时很难“占便宜”,比如蔬菜盛产加上消费力疲弱,不管是高原和平地菜都跌价,但消费人却感受不到,餐馆炒一碟菜还是要十几廿令吉,经济饭或面食也不会多给几条青菜,而蔬菜价格太低时,卖的菜钱不够应付运输费,菜农唯有通过毁菜来稳住价格,所以便宜菜也到不了菜市场。
如果有一个非盈利机构或政府单位,向菜农收购盛产的蔬果运到市场低价出售给消费人,岂不是两全其美?农业部除了更好协调农民耕种的蔬菜种类之外,也可以多多宣传当季的蔬果,让人民吃到便宜又新鲜的蔬菜,也解决了农民的问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