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总编时间

|
发布: 9:00pm 03/08/2022

华教

华团

總編時間

林良实

侯雅伦

拉曼大学校长拿督尤芳达

新纪元学院

侯雅倫.所有努力都值得喝釆

侯雅伦( 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本地中文媒體跟華教和華團是密不可分的。除了拉曼大學,我們也一樣愛護拉曼學院、華小、獨中、民辦大專和文化機構;當然,若出現不當之處,媒體也會扮演監督和批評的角色。

20年前,為了替拉曼大學籌款,林良實到小販中心炒粿條的形象深入民心。

今年6月初,拉曼大學校長拿督尤芳達帶了幾名大學的行政人員前來星洲日報交流,我跟採訪部的兩名高級記者接待。交流之中,尤校長告訴我們,拉曼大學即將在8月12日祝創校20年週年。我們在祝賀之餘,也主動詢問有什麼是我們可以配合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

ADVERTISEMENT

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給拉曼大學一個系列專題報道,內容包括大學的創校過程、如今的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讓讀者溫故知新,一起來關心這所大學是如何克服種種困難,走過20年歲月,來到現今的穩定期。畢竟,這是一所華社有份參與創辦的大專學府,相信很多中年一輩,不管是企業、商家、小商販或記者,都不會忘記那曾經上下一心、風風火火為拉曼大學籌款興學辦校的年代,以及為這所大學獻出的一磚一瓦。

專題中,記者訪問了時任馬華總會長敦林良實、拉曼大學理事會主席丹斯里陳祖排,也跟歷任校長丹斯里黃麗綏和丹斯里蔡賢德等人進行了訪談,追溯20年前的創校理念、回憶一路走來的苦與樂。曾經,他們是政壇的風雲人物、是拉曼大學的主要舵手,如今即使已經卸下要職,白髮蒼蒼,他們為華裔子弟的教育作出的貢獻,必須在歷史上留名。

當然,我們也訪問了尤芳達校長,談拉曼大學的發展,以及目前備受關注的拉曼大學醫院的籌建進展,以及它將扮演的角色。

林良實的訪問很有趣,他告訴記者拉曼大學是在怎樣的機緣下“空中生妙有”,無意間還透露如何向時任首相敦馬哈迪爭取開辦拉曼大學,如何拿捏時機和進退方寸來達到目的。這也說明了,在馬來西亞的現實環境中,要為華社爭取利益並不是要靠蠻力,而是要靠睿智和強大的政治意願才能有所獲得。

此外,他還跟記者描述當時是如何專程飛到香港跟郭鶴年見面爭取支持,竟然就為拉曼大學爭取到了第一筆的2000萬令吉建校資金。

丹斯里黃麗綏的訪問也讓人感動。多年不見,她已是一名白髮蒼蒼的長者,儘管如此,仍精神奕奕,一一話當年。原來,在拉曼大學的草創期,這名創校校長最大的困擾就是時間不夠用,每天最大的壓力就是跟時間比賽。今天我們看到的拉曼大學校徽,也是出自於她的手筆,簡簡單單的UTAR幾個字母,蘊藏了極大的理念和期許,也反映出當年為了節省時間和人手而一手包辦的草創期是如此不易。就不曉得,有幾位拉曼大學校友和在籍學生了解校徽背後的期許呢?

《星洲日報》從今天開始一連三天連載“拉曼風雨20年”專題,不僅僅是向曾經出錢出力的華社“報告”拉曼大學的發展過程,也要提醒政治人物和年輕一輩,華社辦學真的不容易。二、三十年前,華人子弟要進入本地政府大學的機會是極渺茫的,而拉曼學院乃至於拉曼大學的成立,提供了多少升學的機會給華人學子,栽培了多少的人才,那是不容抹殺的事實。

拉曼大學近年來為辦本身的醫院籌款,卻遇上了冠病疫情,讓所有進度緩慢下來,在開放後快馬加鞭希望追上進度。

本地中文媒體跟華教和華團是密不可分的。除了拉曼大學,我們也一樣愛護拉曼學院、華小、獨中、民辦大專和文化機構;當然,若出現不當之處,媒體也會扮演監督和批評的角色。

不久前跟前新紀元學院院長潘永忠教授聚餐,席間他感觸良多,聲聲感激媒體對華文教育機構的愛護。另一名剛剛出任華研主席的姚迪剛,也不斷感激媒體對華研的支持和給予正面的報道。

所有有利於大眾的大事和好事,都需靠團隊不斷付出的心力和強大的意願、也需要所有人的支持才能成功,不管是教育、慈善和文化工作的推動也是一樣,所有的努力都值得喝釆和支持。

作為華社一份子,媒體能夠幫得上什麼就盡一份力,能夠以建設性的批評取代無理的攻擊也很重要;至於不曾一起經歷風雨的人,即使無法產生共鳴,請不要破壞,靜靜就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