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棉花娃娃玩家洞察報告》指出,2021年棉花娃娃線上交易額已突破10億元人民幣(約6.6億令吉),由此可見棉花娃娃的市場潛力。
2020年之前,棉花娃娃一開始作為韓國娛樂經紀公司的官方明星周邊出現,後因娃娃的外形不符合粉絲的審美或心目中對愛豆的形象,粉絲自發成為“娃媽”組織開團製作娃娃,但由於缺乏官方監管,娃友要承擔生產週期過長、品質控制沒有保障,甚至娃媽捲款跑路的風險。
ADVERTISEMENT
2020年後,大量的品牌正式入駐棉花娃娃領域,讓IP合作、設計研發、物流、品控等各環節具備起碼的保障,進一步推動該市場的規範。
報道:本刊 葉洢穎
攝影:受訪者提供、網絡
2019年左右,伴隨著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和潮玩產業的火熱升溫,棉花娃娃迎來快速發展,一大批愛好者投入到棉花娃娃相關的設計、製售和消費中。
隨著這股風潮,“Rua娃吧”於2020年9月成立,通過與各種節目、藝人和影視IP合作,廣為娃友所知。
“Rua娃吧”品牌負責人葉映丹通過微信回覆指出,棉花娃娃分為有屬性和無屬性兩種。
前者的原型可能是藝人或動漫;後者則是原創設計,並沒有參考、參照的對象。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棉花娃娃這個品類最初是在明星飯圈形成的,大部分玩家入坑棉花娃娃也是從有屬性的娃娃開始,然後再慢慢喜歡其他無屬性的娃娃。所以有IP或者明星光環加持的棉花娃娃,確實更受到這個圈層用戶的喜愛。目前銷量最好的還是以2021年熱播電視劇《山河令》角色為原型的娃娃。”
“不過,現在棉花娃娃用戶圈越來越大了,Rua娃吧其實也一直通過IP合作和其他原創設計來幫助棉花娃娃品類破圈,讓非明星飯圈的用戶也能夠買到自己喜歡的無屬性原創娃娃。”
她提到,Rua娃吧的成立是因為看到了棉花娃娃市場的用戶需求在快速增長,同時也觀察到這個市場的大部分商家,都是一些為愛發電的粉絲,因為授權相關的原因,他們做棉花娃娃更多是給自家的愛豆(即偶像的意思)為應援贈送,或是限量、無盈利的售賣。
“很多喜歡娃娃的人都買不到自己愛豆的娃娃,所以我們的初衷是想把棉花娃娃市場進行正版化,從而讓更多人能夠買到自己喜歡的明星或者IP的授權娃娃。”
從小眾到熱捧, 萬事起頭難
雖然目前與該品牌合作的IP包括101系選秀節目《青春有你3》,以及《山河令》、《有翡》、《夢華錄》、《長歌行》、《月光變奏曲》、《開端》、《與君初相識》等熱門影視劇。
可是萬事起頭難,特別是當時中國娛樂行業對於“棉花娃娃”知之甚少,或者一無所知,推動合作並不順利。
“最初很多經紀公司或者IP方對這個品類的瞭解比較少,也沒有相關的授權規則和經驗可供借鑑,所以一開始的合作特別艱難。”
當初他們的第一個項目與合作伙伴花了將近4個月時間,從零開始探索合作形式和玩法,有很多磨合及相互間的理解問題,開過不下二三十個會議,好在最後還是順利上線,並得到了不錯的用戶反響。
“後來我們陸續和幾個不錯的IP合作,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對商品精緻度和還原度的打磨也越來越成熟,很多影視IP方也會主動找我們,希望在新劇開播的時候,能夠讓我們成為他們的官方合作伙伴。”
詢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她則表示棉花娃娃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品類,雖然目前相對小眾,但增長水平讓他們感到很驚訝。
“在線上,玩家主要還是集中在棉花娃娃的圈子裡,想要更快地破圈,擴大棉花娃娃的市場,對於棉花娃娃這樣的品類來說,更需要能在線下讓大眾親手摸到它,才有可能更快地被大眾熟知和喜愛,所以我們會在線下開設長期的棉花娃娃專營店,讓更多人能喜歡上它。”
比如2021年聯合棉花娃娃商家開啟“一起rua娃吧”全國巡迴之旅,還把創新的“棉花娃娃美容院”板塊引入線下大型娃展,玩家可給娃娃裝骨架、打腮紅、做髮型、編織草帽、拍娃片等,吸引更多人參與。
市場需求帶動產業鏈
每一隻棉花娃娃,單單是裸娃(即只有娃娃),平均價格為62人民幣(約40令吉),而包括一套衣服的IP娃娃,大約介於109至188人民幣(約72令吉至124令吉),價格親民,入坑門檻不高,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可承擔的範圍。
從微店App的棉花娃娃大數據能看出,2017年有成交記錄的棉花娃娃商家數量不到400家,可到2020年底已經達到了近萬家,3年內激增了二十多倍。
此外,圍繞棉花娃娃開發的周邊品類很豐富,像有專為滿足用戶帶娃出行需求,設計不同尺寸的娃包,甚至還可以按照“衣食住行”分為4大類別。除去服飾類,還有娃娃生活的場景周邊,如娃屋、娃床、娃用衣架、娃用床品等,娃娃出行的交通周邊,如娃用汽車、摩托、學步車等,以及適合娃娃的微縮食品模型。
隨著越來越多棉花娃娃玩家開始“帶娃出行”,娃包在娃用周邊的銷售排行中佔比較高,僅次於棉花娃娃的服飾類配件。
有鑑於市場的需求,不少藝術設計類院校的學生或設計能力較強的人,會嘗試將設計娃娃和娃衣當成副業或兼職。
部分的娃衣商家也會僱用退休或無業婦女來製作娃衣,一個生意較好的“娃媽”聘用五六人做兼職的情況,在娃圈是相當常見的現象。
為什麼要養娃?
【00後,養娃大軍】
根據《2021年棉花娃娃玩家洞察報告》顯示,在諸多養娃大軍裡,00後佔比率最高,多達43%;緊隨其後的分別是95後(26%)、90後(10%)、80後(9%)、05後(8%),以及80前(4%)。
其中98.1%為女性,1.9%為男性,60%以上具備大專或本科學歷。
選擇養娃的原因主要有5個,85%人認為娃的外觀軟萌、可愛治癒;58%人則將娃當作一種感情寄託;55%覺得收藏帶來的快樂;29%為分享曬娃的快樂;20%人是體驗養成的快樂。
大馬棉娃圈臉書專頁的會員已逾1200人,而且極為活躍,每日都有人分享娃娃美圖,轉售或出售娃娃、娃衣,販售手作的奶嘴等小配飾,信息非常豐富。
作為佔比最高的玩家受眾群,又是該專頁管理員的00後Ame認為,棉花娃娃會變成一種流行。
“大家會想買棉花娃娃,主要是因為負擔得起。現在正版的芭比娃娃動輒上百令吉,普通無屬性棉花娃娃一隻才40至50令吉,價格比較親民。”
【養娃之後……】
從6年前入坑至今,她的棉花娃娃已多達30只,當我驚訝於她的收藏數量時,她笑說自己不算多,身邊一名娃友收藏的娃娃逾200只,只有更熱愛,沒有最熱愛。
“也有朋友給娃娃買三百多人民幣的娃衣,比自己身上穿的還要貴。”
對她來說,棉花娃娃是可以跟別人分享的,身邊亦有非粉絲的同事、上司被她帶入娃坑,讓她感到開心滿足。
“它對我來說特殊的,不僅是可以換衣服那麼簡單。我每天下班回來看到它一眼,抽時間給它拍拍照片,看到它美美,我的心也會有小小的治癒,這也是抒壓的方式。”
而90後娃媽小何,除了自行開團代表愛豆的娃,亦購買不少無屬性的娃,林林總總加起來逾40只。
“無屬性的娃可能某個樣子能擊中我,或喚起我的某一段回憶,還挺有意思的。比如最近有一個柯南屬性的娃叫‘不高興’,好像一段童年回憶,我就很想買這樣的娃。”
“有很多人玩娃是把它當作一種陪伴,有的人是真的把它當小孩,有的人是當朋友來相處,有的人則把它當作玩具,我覺得都沒有問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