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開始步行鍛鍊,某日我的手機App誇獎我當天共走了一萬步,正要為自己運動達標而沾沾自喜,結果隔天起床,右腳踝舊患隱隱作痛。
腳受過傷的人知道,腳疼的問題非同小可。
ADVERTISEMENT
腳痛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疼起來連正常走路都不行。這一次不敢大意,趕緊去看醫生。
看診後,步履蹣跚地從診所走出來,原本想要到隔一條街的雜貨店買些東西,忍著痛一瘸一拐走了兩三步,決定放棄這個念頭。東西是想買的,但我的腿不願意。
詢問醫生意見,他說是我扭傷後沒有康復好,所以留下慢性腳踝疼痛的後遺症。走路走多了,或運動多了,就會引發疼痛。
“不過你放心,這問題是可以通過復健解決的。”
“你要每天做腳踝的肌力和功能性訓練,要有耐心。”
“躺平,將腿伸直,然後做腳踝內翻、外翻、背屈、蹠屈和環轉的活動練習。”
“每天做個50次吧。”
“要循序漸進,感覺不舒服或異常疼痛時要馬上停止。”
這些臺詞怎麼那麼熟悉?啊,我在擔任醫療口譯員時也譯過類似的內容。
通過電話為美國的醫院翻譯時,曾經遇過一個復健治療的個案。電話另一端,美國醫生正溫和地指導一名華裔老先生做復健,老先生的女兒也在一旁給爸爸打氣,大家像在耐心哄著一個小孩似的。
老先生的聲音聽起來似乎有些意志消沉,復健療程中一度呻吟喊疼,我也跟著揪心。通話中有一大段時間,只有醫院背景的雜音和老先生的喘息聲,雖然我待著不必翻譯,心卻一直懸著。
療程結束前,老先生突然虛弱地,彷彿用盡全身力氣說:“每天……這樣……做幾次,是嗎?”
他的聲音沙啞無力,我一時沒聽清楚,於是他女兒代爸爸重複了一次,笑說,這句可是他自己主動說的喔。
我照著翻譯,醫生(我想像此刻她在微笑點頭)回說:“是的,每天做幾次,非常好,give me five!”(我想像老先生也舉起孱弱的手擊掌,顯然這肢體語言無需翻譯)大家都笑了。戴著麥克風的我不便發出聲音,只是靜靜地微笑。
老先生,願你早日康復,記得要每天覆健喔。
更多文章: 彭健偉/活得像一株盆栽 彭健偉/被迫的大叔和自願的女子 彭健偉/吃魚卻不知魚的名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