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边缘评论

|
发布: 7:20am 07/08/2022

邊緣評論

安焕然教授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历史学

邊緣評論

安焕然教授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历史学

安煥然教授.華人研究沒有捷徑

安焕然教授

參與者在學習和交流過程中,不要只是渴望主講人能給研究生什麼可以走“捷徑”的門路或貼士。畢竟做學術研究,本來就很苦,只能苦中作樂。

ADVERTISEMENT

7月23日由檳榔嶼惠州會館主辦,拉曼大學世界歷史學會協辦,在線上舉行的馬來西亞歷史雲學堂4.0是本地少數定位為學術“高端”的線上講座,但參與人數非常之多,500名額很快就額滿了。如同總結人陳亞才所說的,雲學堂就像是馬來西亞華人研究歷史學的一次密集培訓課程。

參與者相信有不少是碩博士生。難免心急,一直在zoom的聊天室裡問主講人,什麼什麼地方可以找到什麼什麼資料?而幾名主講人也都有基本共識,做了相同的回應:相較於我們讀書的年代,你們這個網絡化年代的年輕研究生是幸福的。事實上,在如今網絡資源共享的時代,找資料並不太難,而且訊息量很大,基本不太缺新史料,但更關鍵的還在於你如何分析和解讀這些史料。

“讀書”還是很重要。

過去我們那些年代當研究生,缺乏網絡資源,很多史料檔案庫也還沒有開放,找資料很艱難,能搜得幾份檔案資料如獲至寶。但那些年,我們“讀書”不少,把握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很重要。沒有這些基本知識,即使有一大堆的新史料,在文獻文物的解讀上,寫出來的東西很可能是“莫名其妙”的。

馬來西亞歷史雲學堂4.0是彙集以歷史學為主幹的大馬華人研究的講座課程,而且是既免費又“超值”。建議以後5.0“文化付費”。惟我更想說的是,參與者在學習和交流過程中,不要只是渴望主講人能給研究生什麼可以走“捷徑”的門路或貼士。畢竟做學術研究,本來就很苦,只能苦中作樂。而且在每名講座者的專題演講中,其實都透露出一些關於做研究更重要的訊息。

就以第三場“馬來西亞華人史研究的實踐”單元為例,主講人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陳愛梅老師的〈馬來西亞華人會館的神主牌研究〉,之所以會鑽入這個研究課題,主要還在於她當初的“問題意識”:她是惠州人,但惠州人就是客家人嗎?大馬惠州人來自哪裡?他們屬於什麼方言群的居多?海陸豐人的比率佔多少?來自惠州的,都是客家人嗎?還是也有不少是講福佬話的?信史既然是建立在史料基礎之上,當眾人的認知僅是在一般的刻板印象的人云亦云時,而現有史料又不足以讓你回答當下的人云亦云,唯有尋找新史料。陳愛梅走上了整理會館祖先牌位的祖籍量化分析,讓她的學術研究開出了一條新路,也樹立了她近年來的學術品牌和交出漂亮的學術成果。

又如另一名主講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編審宋燕鵬教授,身為中國學者,他與他的研究對象保有了一個較為客觀理性的距離,不受大馬一般“福建人”形象論述的牽引,而是引用了區域史(region history)的概念,研究馬來西亞福建人社群的形塑,指出大馬每個行政區劃內方言或地緣社群的面貌都不一樣,即使是來自“福建”的宗族來到檳城或吉隆坡,在不同地方都會有其各自“再建構”的形態。其中,神明祭祀和宗祠建立,是很重要的血緣認同或地緣認同的再建構。而宋老師的研究觀察,也常會把馬來西亞在地的華人“再建構”元素和中國祖籍原鄉的做參照對比,這一種研究視角的寬度也是大家(尤其是大馬本地學者)可以多多學習的。

而檳城理大歷史系高級講師陳是呈的〈新馬日據時期肅清研究與史料〉,則是此次馬來西亞歷史雲學堂主題演講黃子堅教授提點大馬中英學界華人研究成果應當結合的典例。陳是呈還相當年輕,中文、英文和馬來文都很好。他在提講日據肅清之史料和相關研究成果時,既引用中文資料,也介紹很多英文學界的研究成果。像這樣的多語研究資料和研究成果的結合參照,相信會是今後大馬華人研究的主趨勢。

因而,本地年輕的朋友若有志於“華人研究”,就要把英文搞好,掌握馬來文,也要懂得中文(會日文或其他更多語言那更好)。過去華人研究的“英文(也包括馬來文)學界”和所謂的“中文(系)學界”的界線,相信會越來越模糊,需得打破。這是好的趨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