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9日讯)社交媒体近日流传一个宣称是“英国广播公司发布猴痘归类为疱疹”的信息图,其实是错误资讯。
根据法新社事实查找网报道,英国广播公司声明,相关信息图是伪造的;美国卫生机构也指出,有关资讯并不正确。
ADVERTISEMENT
根据脸书在本月3日发布的帖文,该信息图题目为“那些是关于猴痘你需要知道的事项”。
有关信息图左下角出现“BBC”标志,内容宣称“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把猴痘归类为疱疹、该疾病是空降的,任何人在15英尺范围都可以抓捕到”。
美国是在本月4日宣布,猴痘为该国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该国猴痘病例在7月初达到7000宗,其中单是纽约就超过1700宗。
英国广播公司声明,该媒体并没有发布这个信息图。
“有关帖文对于猴痘的传染及症状具有误导性。”
猴痘非空降传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猴痘的传染是通过病变接触、体液、飞沫及床褥等污染物质进行传播。
世卫也声明,猴痘症状可以持续四个星期,而不是如同帖文所说的四个月。
通过飞沫传播的猴痘与病变传播是不同的,截至今日,卫生当局都不曾报道关于猴痘为空降传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有两种类型的疱疹,分别是其中HSV-1是通过口腔传染,HSV-2则是通过性交传染。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香港28日综合电)香港人近年热爱“行山”,香港部份山上郊野公园有野猴。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最新公布,一名港男在郊野公园遭猴子袭击,随后确诊B病毒(猴疱疹病毒)感染且不治死亡,成为香港首宗案例。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指出,一名37岁香港男子去年2月下旬在金山郊野公园遭猴子袭击,之后陆续出现发烧、鼻塞症状和右上眼睑肿胀,同年3月21日因发烧、体力下降而被送往仁济医院急症室,意识水平呈下降迹象。
由于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被转入深切治疗部,需要接受气管切开术、以及使用呼吸机,并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他的脑脊髓液样本于3月22日被检测出B病毒(Cercopithecine herpesvirus, CHV-1)呈阳性,是香港首宗病例。到6月17日男子休克,一天后不治。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在最新一期《传染病直击》中公布这一个案,说男子确诊为香港首宗B病毒(猴疱疹病毒)感染个案。资料显示,B病毒(猴疱疹病毒)是一种通常于猕猴找到的疱疹病毒,猕猴是香港常见的一种野生猴子。B病毒可自然存在于猕猴的唾液、尿液及粪便。人类感染B病毒属罕见,人传人情况更非常罕见。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说,受感染者病征一般会于受伤后一个月内出现。最初会出现流感样病征,例如发热及发冷、肌肉酸痛、疲劳和头痛,然后咬伤或抓伤部位可能会出现水泡性的皮肤损伤。随着病情的演变,病毒或会入侵中央神经系统,引致伤口附近出现疼痛/麻木/发痒、肌肉协调问题、神经系统受损,甚至死亡,病毒致死率高达80%。
香港感染及传染病医学会会长林纬逊表示,猴疱疹病毒是在某些猴子身上常见的感染病毒,猴子感染后一般没有病征或很轻微,不过如果人类感染就多较为严重,病征亦会分阶段出现,早期或只是伤口红肿痛,之后或出现手脚麻痺和痛楚。一旦病毒进入中枢神经且无任何治疗,死亡率将高达80%。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