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內,兩位助理正在整理即將配合中秋節展出的傳統舊餅模。整理到一半時,她們對著其中一件月餅模,討論模上所刻的是什麼字眼。我過去上手一看,就說:“不就是‘旦王’嗎?”這一說,她們認出了這倆字,但依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用粵語念出來自然就明白了。“旦王”就是指蛋黃,這款月餅模應該是用來製作單黃蓮蓉月餅的。她們倆茅塞頓開,嘖嘖稱奇。
ADVERTISEMENT
或許看到這,大家會以為我今天會跟大家聊中秋月餅。非也,我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的,是這些餐飲業使用的特殊字眼。
我母親孃家三代從事餐飲行業,4個舅舅、4個阿姨隨時都能燒出一手好菜。我從小就經常在外公的酒樓玩耍,常跑到後廚喂螃蟹、捉黃鱔,現在回想還真的覺得當時膽子不小。
出奇一致的錯別字
不知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在許多舊式酒樓飯店,大多都沒有厚厚的菜單或一張張的菜牌,僅有的可能就是牆上的一大片餐牌,把供應的常見菜色打印或手寫上去。有趣的是,這些餐牌上往往出現一些錯別字,而這類錯別字在不同的酒樓卻又出奇地非常一致。雞蛋的蛋,一般都會寫成“旦”,比如芙蓉旦、蒸水旦、苦瓜煎旦等;豆腐的腐,則大多寫成“付”,鐵板豆付、勝瓜豆付。
為什麼會出現錯別字呢?一種說法是舊時候大家受教育水平不高,認識的字不多,只會寫簡單的字,所以錯別字特別多。
但我認為另一種說法更合理,那就是寫菜單時方便迅速。如今許多餐館在客人坐下時,都會先遞上菜單,而菜單上都會為每一道菜色寫上編號,所以只要在點餐卡上寫下編號或讓服務員記下就可以順利下單。這兩年冠病疫情後,甚至出現不少餐館只需在應用程式上點擊下單,完全不需要通過服務員。
不過在舊式酒樓,我們點餐則需要一個關鍵的人物,那就是管理樓面的領班,舊時候我們習慣稱為Captain。前面說過舊式酒樓是沒有菜單的,即使牆上有一大片的菜牌,但大多僅供參考,實際意義不大,要點菜還是得通過Captain。
一名優質的Captain實際上也是不容易的,首先他得與廚房密切溝通,隨時關注廚房各類菜色的庫存情況,一些時令菜色必須確保在新鮮的情況下推薦給客人品嚐。而且,他同時還得兼顧每桌的毛利,所以往往優先推薦的都是魚蝦蟹等海鮮類利潤較高的菜色。
其次,他得熟悉不同食材適合何種烹調方式,給客人提供意見。如果客人光點了煎炸爆炒的食物,得適當地建議客人更換菜色或添加湯羹類的食物等。還有客人的忌口等,都得一一記下,提醒廚房留意。
更重要的是,舊式酒樓的菜色不像現在的餐館嚴格定量定價,所以Captain需要根據客人數量、年齡,估計每道菜色的分量大小,再與客人確認。傑出的Captain更是熟記每一位熟客的口味喜好,甚至生日、家庭狀況,除了點菜下單外,偶爾還能與客人閒話家常,提供更滿意的用餐體驗。
既然負責下單的他需要兼顧這麼多,所以手寫時一般都會選擇一些筆畫較少,但同音或諧音的字來取代。而這些字又得保證廚房看得懂,所以久而久之這些特殊的錯別字,就成了餐飲業約定俗成的一種特色。
博物館內收藏了一本老食譜《珍饈撮要》,是停業多年的巴生群樂酒樓捐贈的。這本食譜是由酒樓創辦人手寫而成的,根據封面所寫的年份可追溯到1929年。我們來看看食譜中的內容,可知道當時本地餐飲業已經通用這些特殊字眼。
蛋寫成“旦”、腐寫成“付”,雞蛋糕寫成“雞旦羔”。而“羅白”,其實就是蘿蔔。小助理問道,為什麼不直接寫蘿蔔的“卜”呢?才兩劃,不是更簡單嗎?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當年還沒出現簡體字,繁體字“蘿蔔”筆畫太多,所以才寫成“羅白”。
當中最有趣的,我個人認為是“蚧”這個字。在粵語中,蚧字有兩個讀音,蛤蚧的蚧是白讀,音同粵語的“拐”;而蜆蚧的蚧則是文讀,音同粵語的“介”。蛤蚧,其實就是大壁虎,炮製烤乾後是一種中藥,可治肺虛咳嗽。而蜆蚧,一般是指廣東的一種特色醬料——蜆蚧醬,由蜆肉加鹽醃製而成,傳統上可用來搭配炸鯪魚球、市師雞。那本地酒樓常用的“蚧”字是代表什麼呢?其實,是指螃蟹的“蟹”,因為蟹與蜆蚧的蚧字諧音,就被借用過來了。所以食譜中的釀蚧、青豆炒蚧、醉羔蚧,都是指螃蟹。
一件文物,往往承載了一個時代的記憶。一個“旦王”就喚醒了我的兒時回憶。聊著聊著肚子餓了,今晚就去找家舊式酒樓回味一番。
林家豪/考古人,也是講古人。暢談古人前塵往事,細說古物前世今生。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