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11日讯)最近意外登上新闻热搜的“淑芬”继续成为一群学生开玩笑的对象,结果引来一名亲子教育老师训斥:“做恶事不能多我们一个”!
刘燕儿除了是讲师,也是一名补习老师和佛学老师,可说桃李满门;拥有多重身份的她也深受家长和学生爱戴。
ADVERTISEMENT
她日前因不少学生在脸书消费情侣吵架事件主角“淑芬与麦当劳”,而不得不出声教训了几位学生。
当受到刘老师责备时,这些学生心里感到很不痛快,驳斥说不是只有他们,网上也有很多人拿“淑芬”来开玩笑,不明白老师不讲他们(网民),而来教训他们。
刘老师回应学生说:“他们(网民)不是我的学生,我教不到。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不教育你们是我的不对!”
学生回答说:“我们只是写写,玩玩罢了嘛!”

刘老师听后开始苦口婆心教导学生:“我们做人要有涵养,不可以伤及他人,不消费他人的过错当作娱乐。
“这是不良的网络风气,不应该蹭热度凑热闹,万一被嘲讽的人忧郁,无法走出悲伤,这份罪恶也记上你们一过。
“大家要记住,我们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事,(做)好事不能少我们一个,(做)恶事不能多我们一个!”
刘老师脸书的帖文获得超过1000个赞,以及75次转发分享。本报过后也获刘老师同意转载帖文内容。
大多网民都表示认同刘老师,留言写道:“只是情侣之间的矛盾,没必要被消费”、“我真的很不认同这种消耗人家的行为”、“大家都在讨论她,连电台也在说她”、“其实那是当事者的私事,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要抓着他们不放”、“被公开嘲笑的感觉肯定很不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巴黎30日综合电)在法国,随着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引发争议,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抵制美国品牌,发起名为“抵制美国”(#BoycottUSA)的行动,近日一项民调显示,超过60%的法国人支持抵制美国产品,当中近三份之一的人已开始避免购买这些品牌,当中包括麦当劳、可口可乐、特斯拉。
尽管民众在口头上支持抵制,惟在实际消费中,许多年轻人说,没有能力参与这项行动,昨天在巴黎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分店,生意依然十分火红。
16岁学生马修和15岁的杰德在巴黎的麦当劳门外表示,虽然理解抵制的理由,可是作为学生的他们却无法承担这种经济负担。杰行说:“我明白为什么人们建议抵制美国产品,可是这对我们来说太奢侈。”
抵制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农民爱德华多卢瑟斯已在社媒上建立“抵制美国,购买法国和欧洲”的脸书群组,迅速吸引超过2.5万成员,他希望通过这项行动,鼓励法国消费者在购物时选购国货而非美国产品。
然而,许多消费者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矛盾。43岁的害虫控制员艾伦提到,尽管理解抵制的理由,他还是选择购买耐克(Nike)新鞋,因为他认为,它们是最好的。
调查显示,抵制运动主要受到高收入群体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支持,他们在意识到跨大西洋紧张关系后,倾向抵制美国产品。
尽管抵制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支持,可是专家认为,法国消费者在实践中与个人态度存在差距。
在复杂国际局势下,法国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在发生变化,抵制美货的行动也许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时间推移,这项运动的影响有待观察。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