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15日訊)全國幼教公會主席主席黃織萍提醒,幼教老師若真的生氣,應當先自行離開課堂或與其它教師互換課堂,以免情緒失控。
在幼教老師虐待孩童的事件頻傳,專家勸告有意投身幼教者,若自認是壞脾氣、沒耐心的人,就不要成為幼教人員。
ADVERTISEMENT
她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老師不是隻教一個孩子,而每個孩子的學習進度也不一樣,有時候,不是老師想要的,但就是情緒失控了。
“例如在我的幼稚園,我會交代老師:如果真的很生氣,或者不能再教某一個孩子的時候,就把他帶出來給院長處理,或者自己暫時離開停止教課。”
她說,這樣可以減少錯手打孩子的情況發生,畢竟孩子還小,減少一堂課對課程影響不大。
她以本身幼稚園為例,她的幼稚園不會有藤條,課室裡也不允許有長短尺,避免老師一時失去理智,容易拿起尺來打學生。
“其實有很多方式可以解決老師當下這種情況,包括叫其他班的老師幫忙,暫時互換一下班級。”她也勸請院長了解自己的員工,鑑定有關的老師適不適合當老師,給與老師適當的關心。
她表示,目前政府只要求幼教職員通過簡單醫藥檢驗,但沒有要求老師進行心理評估。
“你要做幼教老師,只要去醫院,告訴醫生你要做這份工作,醫生會用聊天來進行評估,很快就可以得到評估報告,然後每年都可以更新,不用做年度檢驗,更沒有精神評估。”
她指出,教育部本來規定從2020年起所有學前,教師必須持有至少專業文憑資格,卻因種種原因展延,沒有強制執行。
“教育部也沒有特別專注教師在精神方面的評估;不過,若要成為幼教老師,要學習與掌握的課程非常廣泛,包括孩子學習、身心發展、心理學、兒童保護法令等等,大約須2至3年來學習。
“只是,在課堂上學習的,往往在現實生活裡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因此如果老師發現自己情緒不穩定,無法再教課或面對某個學生,請即刻停止教學,暫時讓自己抽離。
“老師們若遇到什麼問題可能影響工作,可以向院長尋求援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