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6:40pm 15/08/2022

霹雳

金宝

拉曼大学

拉曼

锡矿

丘思东

林良实

【读家说书】咸鱼翻生的传奇

作者:蔡慧沁(金宝)

按:读完本篇的故事,也可以回头重读蔡慧沁7月在【星云】写的〈点石成金——悼念丘思东先生〉。

ADVERTISEMENT

我国有许多小镇因业和橡胶业而开埠发展,当这两大经济支柱倒下后,小镇顿失光彩。近年来,这些凋零的小镇再度引起关注,不管是注入文化创意、古迹巡礼、生态旅游等元素,大家都在寻思小镇如何重振风光,展现活力。

每个小镇都具备不尽相同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振兴小镇却有不二法门,也就是由当地人善用和整合当地资源,发掘小镇的特色,将其潜能发挥尽致。《金宝:浴火重生的火凤凰》(2018年出版)是一本关于金宝如何从锡价崩盘的谷底爬上来,以全新姿态重新站起来的著述。

◢见证金宝转型的过程

此书作者是丹斯里拿督丘思东局绅(1931-2022),他出生于广州梅县,3岁时随其母南来马来亚霹雳金宝定居,其祖父、父亲和他三代人,都是从事锡矿业。丘思东精研锡业,刻苦自持,成为金宝著名矿家。直至1985年锡价崩盘,他秉持着“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的信念,毅然转换跑道,从事房屋发展业。《金宝:浴火重生的火凤凰》正是从他的视角,叙述自己亲身参与和经历金宝转型的过程,因此此书更像是一部自传式的地方史。

此书分5个篇章:历史篇、建设篇、教育篇、复苏篇和展望篇,其中又以建设篇与教育篇占最大篇幅。

【历史篇】此篇讲述金宝从1886年开埠至1985年锡价崩盘,整整一世纪由锡矿业主导的经济发展史。其中概述金宝名称的来源、开埠后的情况、陆路交通情况、锡矿业的演进等。

【建设篇】此篇则叙述金宝如何从一座没落的锡镇,重现生机,作者把焦点集中在新街场的开发。启动金宝转型的契机是1989年,台湾3家制造电视机组件的高科技工厂在金宝新街场设立。此工厂创作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总共雇佣七千多名职工,每月薪资高达六百多万令吉。同时新街场的房屋和商业区开始大兴土木,周边设施如金宝大酒店、室内体育馆、西湖花园、近打佛教会等拔地而起。2009年,金宝从副县正式升格为“正县” ,因此也增建不少公共机构如县议会大厦、医疗中心、综合体育中心、火车站等。

【教育篇】要说金宝的成功转型和重新定位,学院霹雳州分院和总校的进驻,是关键因素。此篇正是详细记述两校建设的缘由和过程,文中一些小故事,为此篇增添亮点。例如拉曼学院的校地有其中一段是矿湖,当时的回填工程是仿效香港国际机场的填土方案,以填筑“石堤”的方法,以防止泥土流失导致坍塌意外。再来也有关于拉曼大学1,300英亩校地的由来、校地填土的过程和校园设计的巧思等,类似这些建校史中的小故事,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两所院校在草创初期,获得四面八方热心人士的祝福与协助。

【復甦篇】金宝因引进教育产业而逐渐复苏,作者便以“咸鱼翻生”来形容金宝的蜕变历程:一个人从公市买了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掉入河里,瞬间变成一尾活生生的鱼。

【展望篇】此篇提出了几项对金宝未来发展的建议,例如提升餐饮业、开发旅游业、发展淡水鱼养殖业,另外也希望改善交通系统如提升电动火车服务、在金宝设立南北大道出口、建设高速大道衔接怡保国际机场。

虽然作者丘思东以第三人称来叙述每个历史事件的发展,但对于金宝当地人而言,几乎无人不知,金宝转型的重要建设诸如高科技工厂的引入、新街场市镇的开发、两所高等学府的进驻等,其实都由丘思东鼎力促成。丘思东曾连任三届金宝区国会议员(1995-2008),其在任期间正是金宝急速转型的时刻。然而,他并没有在书中突显自己的领衔角色,反而在“复苏篇”里,将两所高等学府的进驻,归功于马华前总会长、拉曼大学名誉校长——敦医生,因为拉曼学院霹雳州分院和拉曼大学都属于马华所创立的非盈利民办学府。

这本书提供我们一座市镇转型的模式,也就是由当地具有经济资源、社会地位的乡绅做主导,透过政治人物的支持,促成教育产业的进驻,让小镇重新活络起来。昔日金宝的旧矿地、废矿湖被发展成大学城,这里聚集精英专才和莘莘学子专研学问。这些新移民与原生居民透过经济与社区活动,产生密切的交流,加上好山好水的自然生态,也使金宝蜕变为一座宜居的慢活小镇。

◢本地小镇转型的著述举隅

本地有许多小镇也具备转型潜能,需要有志人士去发掘和耕耘。例如由马华前副总会长周美芬主编,《星洲日报》特约记者张佩莉所著的《发掘劳勿》(2018年出版),从历史、人文、农业、生态旅游和饮食的角度,让读者深度游览彭亨劳勿这座黄金小镇,不再停留在劳勿只有“猫山王”的刻板印象。

《岳山古毛》(2016年出版)由侯雯诗和陈舒璇编著,以较为轻松、亲民的说故事方式,叙述雪兰莪新古毛的历史。从早期采锡的旧古毛,到现今这座以全马首座“花园城市”为傲的新古毛,历史沧桑中饱含作者陈舒璇对自己家乡深切的关爱。陈舒璇也开了“古毛人”茶室、 “欢喜居” 民宿、加入 “乌雪艺术青年协会”,共同推动新古毛的社区再造,身体力行为小镇转型付出心血。无疑新古毛将是转型小镇案例中的闪亮之星。

这些本地小镇转型的著述,皆从百年开埠为起点,产业没落为终点。小镇转型正是将终点化为支点,让小镇跳跃到另一个展望未来的高峰。不论是生活在小镇的居民,或是踏足小镇当个旅者,我们都需要地方著述,透过图文路径,了解每栋建筑的历史转变、每间老店的再造故事、甚至每个村民的草根心声,让这些小镇转型的轨迹,有迹可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也参考国外小镇转型的著述:

你想活出怎样的小镇?/何培钧等
台湾青年何培钧在南投县竹山镇,将一栋荒废的百年古厝改造成民宿,并且创办“小镇文创”,振兴地方产业。何培钧将15年的经验浓缩为9个创生观点,立足小镇,面向世界。

地方创生最前线/松永安光等
作者群均拥有建筑或城乡规划背景,他们走访欧洲各国如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地,汇集各地的地方创生经验。这些欧洲小镇靠新创企业、观光食文化,带动偏乡的经济发展,值得借鉴。

转型与创新:浙江足迹/金雪军、张军
自2015年起,中国浙江省根据小镇的功能地位和产业特点,重新规划与建设特色小镇。在这些百余个特色小镇中,有历史古镇、现代产业园区、农业稻田等,结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大功能,振兴小镇的经济。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