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6:40pm 15/08/2022

霹雳

金宝

拉曼大学

拉曼

锡矿

丘思东

林良实

【讀家說書】鹹魚翻生的傳奇

作者:蔡慧沁(金宝)

按:讀完本篇丘思東與金寶的故事,也可以回頭重讀蔡慧沁7月在【星雲】寫的〈點石成金——悼念丘思東先生〉。

ADVERTISEMENT

我國有許多小鎮因錫礦業和橡膠業而開埠發展,當這兩大經濟支柱倒下後,小鎮頓失光彩。近年來,這些凋零的小鎮再度引起關注,不管是注入文化創意、古蹟巡禮、生態旅遊等元素,大家都在尋思小鎮如何重振風光,展現活力。

每個小鎮都具備不盡相同的天時地利人和,但振興小鎮卻有不二法門,也就是由當地人善用和整合當地資源,發掘小鎮的特色,將其潛能發揮盡致。《金寶:浴火重生的火鳳凰》(2018年出版)是一本關於霹靂金寶如何從錫價崩盤的谷底爬上來,以全新姿態重新站起來的著述。

◢見證金寶轉型的過程

此書作者是丹斯里拿督丘思東局紳(1931-2022),他出生於廣州梅縣,3歲時隨其母南來馬來亞霹靂金寶定居,其祖父、父親和他三代人,都是從事錫礦業。丘思東精研錫業,刻苦自持,成為金寶著名礦家。直至1985年錫價崩盤,他秉持著“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的信念,毅然轉換跑道,從事房屋發展業。《金寶:浴火重生的火鳳凰》正是從他的視角,敘述自己親身參與和經歷金寶轉型的過程,因此此書更像是一部自傳式的地方史。

此書分5個篇章:歷史篇、建設篇、教育篇、復甦篇和展望篇,其中又以建設篇與教育篇佔最大篇幅。

【歷史篇】此篇講述金寶從1886年開埠至1985年錫價崩盤,整整一世紀由錫礦業主導的經濟發展史。其中概述金寶名稱的來源、開埠後的情況、陸路交通情況、錫礦業的演進等。

【建設篇】此篇則敘述金寶如何從一座沒落的錫鎮,重現生機,作者把焦點集中在新街場的開發。啟動金寶轉型的契機是1989年,臺灣3家制造電視機組件的高科技工廠在金寶新街場設立。此工廠創作了大量的工作機會,總共僱傭七千多名職工,每月薪資高達六百多萬令吉。同時新街場的房屋和商業區開始大興土木,周邊設施如金寶大酒店、室內體育館、西湖花園、近打佛教會等拔地而起。2009年,金寶從副縣正式升格為“正縣” ,因此也增建不少公共機構如縣議會大廈、醫療中心、綜合體育中心、火車站等。

【教育篇】要說金寶的成功轉型和重新定位,學院霹靂州分院和拉曼大學總校的進駐,是關鍵因素。此篇正是詳細記述兩校建設的緣由和過程,文中一些小故事,為此篇增添亮點。例如拉曼學院的校地有其中一段是礦湖,當時的回填工程是仿效香港國際機場的填土方案,以填築“石堤”的方法,以防止泥土流失導致坍塌意外。再來也有關於拉曼大學1,300英畝校地的由來、校地填土的過程和校園設計的巧思等,類似這些建校史中的小故事,無不讓人感受到這兩所院校在草創初期,獲得四面八方熱心人士的祝福與協助。

【復甦篇】金寶因引進教育產業而逐漸復甦,作者便以“鹹魚翻生”來形容金寶的蛻變歷程:一個人從公市買了一條鹹魚,這條鹹魚掉入河裡,瞬間變成一尾活生生的魚。

【展望篇】此篇提出了幾項對金寶未來發展的建議,例如提升餐飲業、開發旅遊業、發展淡水魚養殖業,另外也希望改善交通系統如提升電動火車服務、在金寶設立南北大道出口、建設高速大道銜接怡保國際機場。

雖然作者丘思東以第三人稱來敘述每個歷史事件的發展,但對於金寶當地人而言,幾乎無人不知,金寶轉型的重要建設諸如高科技工廠的引入、新街場市鎮的開發、兩所高等學府的進駐等,其實都由丘思東鼎力促成。丘思東曾連任三屆金寶區國會議員(1995-2008),其在任期間正是金寶急速轉型的時刻。然而,他並沒有在書中突顯自己的領銜角色,反而在“復甦篇”裡,將兩所高等學府的進駐,歸功於馬華前總會長、拉曼大學名譽校長——敦林良實醫生,因為拉曼學院霹靂州分院和拉曼大學都屬於馬華所創立的非盈利民辦學府。

這本書提供我們一座市鎮轉型的模式,也就是由當地具有經濟資源、社會地位的鄉紳做主導,透過政治人物的支持,促成教育產業的進駐,讓小鎮重新活絡起來。昔日金寶的舊礦地、廢礦湖被髮展成大學城,這裡聚集精英專才和莘莘學子專研學問。這些新移民與原生居民透過經濟與社區活動,產生密切的交流,加上好山好水的自然生態,也使金寶蛻變為一座宜居的慢活小鎮。

◢本地小鎮轉型的著述舉隅

本地有許多小鎮也具備轉型潛能,需要有志人士去發掘和耕耘。例如由馬華前副總會長周美芬主編,《星洲日報》特約記者張佩莉所著的《發掘勞勿》(2018年出版),從歷史、人文、農業、生態旅遊和飲食的角度,讓讀者深度遊覽彭亨勞勿這座黃金小鎮,不再停留在勞勿只有“貓山王”的刻板印象。

《嶽山古毛》(2016年出版)由侯雯詩和陳舒璇編著,以較為輕鬆、親民的說故事方式,敘述雪蘭莪新古毛的歷史。從早期採錫的舊古毛,到現今這座以全馬首座“花園城市”為傲的新古毛,歷史滄桑中飽含作者陳舒璇對自己家鄉深切的關愛。陳舒璇也開了“古毛人”茶室、 “歡喜居” 民宿、加入 “烏雪藝術青年協會”,共同推動新古毛的社區再造,身體力行為小鎮轉型付出心血。無疑新古毛將是轉型小鎮案例中的閃亮之星。

這些本地小鎮轉型的著述,皆從百年開埠為起點,產業沒落為終點。小鎮轉型正是將終點化為支點,讓小鎮跳躍到另一個展望未來的高峰。不論是生活在小鎮的居民,或是踏足小鎮當個旅者,我們都需要地方著述,透過圖文路徑,瞭解每棟建築的歷史轉變、每間老店的再造故事、甚至每個村民的草根心聲,讓這些小鎮轉型的軌跡,有跡可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也參考國外小鎮轉型的著述:

你想活出怎樣的小鎮?/何培鈞等
臺灣青年何培鈞在南投縣竹山鎮,將一棟荒廢的百年古厝改造成民宿,並且創辦“小鎮文創”,振興地方產業。何培鈞將15年的經驗濃縮為9個創生觀點,立足小鎮,面向世界。

地方創生最前線/松永安光等
作者群均擁有建築或城鄉規劃背景,他們走訪歐洲各國如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等地,彙集各地的地方創生經驗。這些歐洲小鎮靠新創企業、觀光食文化,帶動偏鄉的經濟發展,值得借鑑。

轉型與創新:浙江足跡/金雪軍、張軍
自2015年起,中國浙江省根據小鎮的功能地位和產業特點,重新規劃與建設特色小鎮。在這些百餘個特色小鎮中,有歷史古鎮、現代產業園區、農業稻田等,結合產業、文化、旅遊、社區的四大功能,振興小鎮的經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