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葉詩妮這一貼文只是講述她踏入媒體之後,一路走來的個人經歷與體驗,同時也藉此捍衛馬新社員工的福利,反映馬來西亞媒體的現狀,馬新社的反應無需如此激烈。
葉詩妮紅了。可能連她自己也沒想到,在一個經過一番思來想去的深夜裡,忽然覺得不吐不快,在社交媒體寫下1783個字的貼文,會在媒體圈掀起一陣不小的波瀾。
ADVERTISEMENT
這貼文出現在社交媒體的當天,就一再被轉發。才幾天的時間,轉發次數已超過1600次。
我是在一個媒體朋友的頁面讀到這篇文字的。那時候,這貼文剛被上傳不久。轉發時,朋友還寫上幾句,頗有共鳴之意的感慨。
點開貼文,只覺得文字很長,但清楚的表達了作為新聞從業員的訴求。她指出,馬新社是因為人手不足的關係必須縮減週末的播出時段,原本8人的團隊,如今只剩下3人。
馬新社首席執行員羅斯蘭在這篇文字出現後的第二天駁斥葉詩妮的指控。他強調,沒有任何一名馬新社電視華語新聞組前職員或現有職員,作出關於薪金課題或待遇不好的投訴。
其實葉詩妮這一貼文只是講述她踏入媒體之後,一路走來的個人經歷與體驗,同時也藉此捍衛馬新社員工的福利,反映馬來西亞媒體的現狀,馬新社的反應無需如此激烈。
對於馬新社較早前宣稱要採取法律途徑來對付葉詩妮,公民組織與獨立媒體運動紛紛發文告表示,在秉持捍衛媒體工作者的權益,以及媒體自由的原則下,他們聲援葉詩妮。因為他們認為葉詩妮在貼文中提到的缺乏人手以致影響新聞素質、單方面扣薪,以及沒有相應的調薪種種事件,不足以構成誹謗的罪名。
在各方的抗議下,馬新社最終否認了要向葉詩妮提告一事,聲稱那隻不過是內部報告的說法而已。
葉詩妮的貼文,受到媒體圈內外人的關注——圈外人覺得,葉詩妮提到和質疑的,其實也發生在別的行業,只不過大家都為了三餐而選擇了逆來順受;而一些圈內人讀了之後,覺得那是一篇寫出自己切身感受的文字。
葉詩妮事件反映新聞自由需要媒體人和社會去捍衛,而給予媒體人應有的福利,才能提升整體新聞素質,我們不能“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