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子化”及年輕人口外流的因素下,這些“華小”只有非常少數的華裔學生,更多的是巫裔或泰裔學生,教師教學時必須用馬來文來配合。
最近牽動華教人士的微型華小問題再度浮上臺面,教育部向全國20所微型華小家長髮出“合併學校”的調查問卷,合併用意也包括整合資源,把原本在微小任教的老師調往其他學校,從而解決其他華小師資短缺問題。
ADVERTISEMENT
90年代我開始在北馬當記者時,每年新學年開課,報館上司都會要我們去訪問區內的微型華小,看看這些坐落在漁村或鄉鎮邊緣的微型華小,新學年有沒有新生,或是有什麼變化。
當時我們每年必定訪問位於吉北沙拉港漁村的臨溪華小,全校學生有時少過10個,有時“零新生”,一度全校只有6個學生。
前幾天,看到吉打記者報道臨溪華小的最新狀況,董家教當年意識到這所微型華小要在漁村撐下去是無力突破的困局,就付諸行動且歷經艱難的向教育部申請遷校。從1991年等到2008年,才成功遷移到離開沙拉港原校80公里的吉中雙溪大年人口密集的地區,並且在2011年獲教育部批准開設特殊教育班,目前全校學生人數是310人。
幾十年來國內有許多微型學校面對類似臨溪華小經歷過的問題,漁村和鄉下的年輕人口不斷外流,加上逐年嚴重的“少子化”影響,即使學校硬體軟體設備多麼完善,卻面對學生來源嚴重短缺的困境。
後來,我們在新學年開課時,甚至發現一些微型華小全校只剩下一個學生,但是董家教和校方都不敢違背“華小一所都不能少”的“使命”,華社和政客公開喊話會捍衛到底,可憐的是那揹負華教使命的孩子,一個人在沒有同學的學子生涯中作為歷史見證人。
最新進展是教育部採取三項方案來推行合併微型學校的措施,即對學生人數少於150人的學校進行實體合併;對學生人數少於10人的微型學校進行“非實體合併”;逐步停止微型學校的運作,即從一年級開始不錄取新生報讀。
截至今年4月30日,全馬3017所小學學生人數在150人以下 ,其中華小佔616間、淡小367間和國小2034間。而董教總和華社的顧慮是要申請華小準證不容易,《2013-2025國家教育藍圖》未提及增建華小計劃,因此認為華小準證應儘量保留下來,留待日後遷校至其他地區。
董教總顧忌教育部至今都沒有制定搬遷微型學校的機制,包括撥款撥地讓有意搬遷的微型學校作出申請,以致一些沒有學生來源而要搬遷的微型華小必須自行解決校地和建校經費的問題,無法順利搬遷,因此促教育部儘快成立微型華小工委會解決問題。
說回臨溪華小從漁村遷移到80公里以外另一個人口密集的縣,拋開了地緣因素保留了不改校名的華小準證,這一行動若用在其他微型學校的遷移計劃,是否當地華社都能理性的考量問題而作出妥協,當年白小問題就是因為校址地點而引發情緒。
而目前國內一些微型華小,名義上是“華小”,但現實是在“少子化”及年輕人口外流的因素下,這些“華小”只有非常少數的華裔學生,更多的是巫裔或泰裔學生,教師教學時必須用馬來文來配合。
只有一個學生的華小、友族多過華裔的華小,這些因素,對“華小一所都不能少”的執著和堅持而言,真的沒有關係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