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文貴
插圖:農夫
2022年7月24日那一天,老大張映坤(〈讓我用馬來西亞的天氣來說愛你〉作曲人)轉發了一條新聞給我,打開鏈接一看,原來是加拿大歌手鍾妮.米朽出關,在新港民謠節壓軸演出的報道。
ADVERTISEMENT
我繼續點擊新聞裡內嵌的演唱會片段來看,頓時雞皮疙瘩了起來。
2015年罹患了腦動脈瘤後,鍾妮.米朽便開始絕跡江湖,動過腦瘤手術後的她,幾乎喪失所有生活能力,更遑論演唱與彈奏吉他。新港民謠節是她近10年來第一次公開演出,非常罕見。她一連演唱了好幾首經典名曲,如〈Both Sides Now〉、〈Big Yellow Taxi〉、〈The Circle Game〉……但引起騷動的是,她除了演唱,還在表演〈Just Like This Train〉時,展露了電子吉他獨奏。對於歌迷來說,別說看到大病初癒的她現場彈奏吉他,就連要聽到她現場唱歌,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是的,這是她過去20年來第一場full set表演,非常珍貴。然而看著鍾妮.米朽老態龍鍾現況,還有聽著她破落的嗓音,我卻不覺感慨,昔日非常喜歡,氣質非凡的文青女歌手,如今已是老態龍鍾的奶奶,看到一半就不忍看下去了。
鍾妮.米朽出道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在新港民謠節(新港民謠節向來是民歌與文青聖地)登臺表演是1969年,當年她年僅25歲,如今她已78歲。
出走半生,歸來已不是少年。
如今看著千帆過盡,行動不便的鍾妮.米朽坐著唱歌,尤其是〈Both Sides Now〉,再打開Youtube重看她當年24歲時對生命感悟自彈自唱的〈Both Sides Now〉,對比今昔兩面,她那早熟的感悟,如今已沉澱在歲月裡的真理。一切仿如鍾妮.米朽歌詞中飄過的雲朵。
今天已沒有多少少年知道鍾妮.米朽是誰了。
還好我們有網絡。拜網絡科技發達所賜,小朋友今天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在網絡上找到她25歲演繹的片段(https://bit.ly/3bRLGIW)。對比如今演繹〈Both Sides Now〉的視頻(https://bit.ly/3zVeGHT),除了可以增添認識這位文青奶奶歌手的樂趣,更能讓人感受到這位一代民歌天后的魅力。
鍾妮.米朽自上世紀六七八十年代開始,便被奉為女文青歌手的代表人物。事實上她不僅是一名歌手,更是一位無論是繪畫、音樂、詩歌創作俱佳的藝術家,不但崇尚多元藝術創作,還關心政治,經常透過藝術作品來表達她細膩的觀察。
在那個時代,人們稱鍾妮.米朽這一類的歌手為“歌作者”(singer songwriter)。他們不但寫歌給別人唱,也寫歌給自己唱(而且通常自彈自唱),還搞多元藝術創作,是名副其實、百分之百的文藝青年。像鍾妮.米朽這樣的例子,還有卜.狄倫(Bob Dylan)、紐揚(Neil Young)、李安納.柯翰(Leonard Cohen)或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等等;如果用中文圈的例子來說的話,就是好像安溥(張懸)、陳綺貞、陳昇、李宗盛或是陳珊妮之類的音樂人。
2002年58歲的鍾妮.米朽接受《滾石雜誌》訪問時,曾經表達了她對當時音樂產業的不滿;她形容娛樂圈根本就是一個“糞坑”(cesspool),唱片業支配音樂人的態度讓人討厭,並渴望由自己來掌控自己的命運,希望今後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發表作品。如同〈Both Sides Now〉裡部分歌詞唱的一樣:
像是天使一絲絲流動的頭髮(Rows and flows of angel hair)
冰淇淋蓋起的城堡(And ice cream castles in the air)
輕飄飄的峽谷(And feather canyons everywhere)
這是我曾經對雲的想像(I’ve looked at clouds that way)
但現在,我只看到它擋住了太陽(But now they only block the sun)
它造成降雨和降雪(They rain and snow on everyone)
阻卻了許多我本來想完成的事(So many things I would have done )
在2002年,格林美音樂獎頒發了終身成就獎來表彰鍾妮.米朽,格林美獎形容她是“搖滾年代裡最重要的女性音樂人”以及“對所有藝人有著強大影響,充滿多樣性、創造力與正直態度”的傑出藝人。也曾經有人形容,當一切都塵埃落定後,鍾妮.米朽可能會成為20世紀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女性音樂家。
其實她早已經是了,而且這些都曾經是她對雲的想像。
延伸閱讀:
【鍾妮歌友會/02】鍾妮.米朽
【鍾妮歌友會/03】文青米朽
【鍾妮歌友會/04】鍾妮.米朽的畫
【鍾妮歌友會/05】就那一抹綠,亮起了幾代春天——記一代女唱作人鍾妮.米朽
相關稿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