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馆的角色更应偏重“启迪”和“唤起醒觉”,而非“肩挑全部责任”。社会责任应是由政府、相关组织,甚至人民一起挑起来,社会才有改变。
ADVERTISEMENT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不时仍在思考:若说报纸有“启迪民智,提升文化”,乃至于“维护社会公义”的使命,那么,是要怎样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还有甚么我们是应该去做的?
媒体面对的环境已经变了样,从“大众媒体”走到“自媒体”,从追求社会公义到追求阅读流量,不少媒体素质也变了样。自媒体由个人掌控,大众媒体由群体领导,除了大和小的区别外,灵活性、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也大相迳庭。
自媒体可以一朝建立起,也可以一夕间消失,潮起潮落,浪花退去了无痕;大众媒体肩负社会使命,面向林林种种,那就不是说想退席就能退席,它还得对群众负责任。这种状况他日会不会改变,谁也说不上来,可目前的局面确是如此。
印刷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庆幸受众群对报纸还有基本的信任感,这种重甸甸的感情是从事大众媒体行业者必须珍惜。如果读者对报纸也失去信任,或报纸辜负了读者的信任,那就沦为轻飘飘的擦身而过感觉,谁也不把谁放在心上。
所以报纸经营者重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致力走进读者的生活里,共同成长,一起面对生命里的浪花。
相较于其他语文报张,华文报更重视于社会责任及参与感。所以,华文报兼具为民喉舌和为社会请命的责任外,也兼具为华文教育活动、华小或独中筹款,为弱势族群争取社会援助,举办各式政经文教活动,甚至重大灾难发生,报馆还摇身一变为筹款和发动赈济的角色,身兼多职。
不知情者常问“报馆去做写新闻以外的事,是不是多此一举了?”,甚至其他语文报章同业也会好奇“这些不该算是记者的工作范围,不是交回给相关单位去执行才对吗?”话虽如此,但对想改变社会现状、怀着使命感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却是常常想“索性多做一点、走前一步或多增一分力,说不定就能改善现况”,这团心中的热火,非当事人很难感同身受。
记者心中如果没有这团火,工作就只是工作;心中这团火仍炽热,工作就成了使命感和满足感。
不过,话虽如此,有些事还是需要读者或社会的配合,媒体才能事半功倍发挥更大的力量。读者若冷漠,星星之火何能燎原?有些读者错觉,认为既然报馆或记者关心某件事,那就把责任全放在报馆身上,自己搬椅子吃花生,只管袖手旁观即可。所以形成报馆的担子越来越重,有时还得苟延残喘。
其实报馆的角色更应偏重“启迪”和“唤起醒觉”,而非“肩挑全部责任”。社会责任应是由政府、相关组织,甚至人民一起挑起来,社会才有改变。
有时读者也会好奇问:“为甚么你们减少某方面的报道了?为甚么你们没有长年举办某某活动?你们不办就中断了!”遇到这类问题,我的回应是:“新闻曾经大事报道过,引起了关注,接下来应由相关单住去关心了。”“有些活动,我们举办并带动起来引起关注后,接下来就让有兴趣或觉得有意义的单位去发扬,这样我们才有时间和空间继续去发掘未被发现的领域。”
一些活动若由创办就得变成每年必办的“长年活动”,那肩上的包袱重量只是有增无减,迟早压死这头驴子;要驴子驮新物,就得把驮的旧物卸下,让背上有空间配上新物。
所以我觉得报社在某些社会运动方面的责任,在于“启迪、醒觉、带动”,不在于“取代、扛在自己肩上”;可以涉猎,但无法包揽。
政府忽略的部分,我们去提醒,过后让政府做回政府的工作;社团没有想像到的,我们去唤起,过后让社团去延续,可是报社不能取代或代替,不然就角色走调了。──实际上,报社过去投入大量篇幅参与或带起“饥饿三十”、“我讲华语,我考华文”、“爱华文”、“海外华文书市”、“生死学”、“生命教育”等活动,开始推动几年后就逐渐退居幕后淡化本身色彩,正是社会也开始有人在关注、参与和发动并主导,我们就乐得“功成身退”,往新的领域开拓去。
所以,社会和读者必须有此共识,不要把“启迪和带动”的角色和“肩挑责任”的角色混淆。说到底,报馆是社会的一分,不能代替政府,不然,就变本末倒置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