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訊)最新數據顯示,受電子電器產品、石油產品和液態天然氣需求強勁驅動,大馬7月出口總額大漲38%至1340億7000萬令吉,寫下連續12個月雙位數增長紀錄,但卻低於市場預測的39%。
進口勁升42%
大馬國際貿工部發文告說,7月進口勁升41.9%至1185億8000萬令吉,比市場預測的46.95%低。
ADVERTISEMENT
貿易總額2526億增40%
貿易總額上漲39.8%至2526億5000萬令吉,連續第18個月錄得雙位數增長。7月貿易盈餘擴大14.3%至154億9000萬令吉,低於市場預測的174億5000萬令吉。
貿工部指出,7月出口增長得益於各個市場對我國電子電器、石油產品和液化天然氣的高需求,同期出口至大多主要貿易伙伴,特別是東盟、美國、歐盟和日本皆獲得雙位數成長,尤其對東盟的出口總額是最高。
按月比較,7月貿易、出口、進口和貿易盈餘分別減少6.5%、8.2%、4.5%和29.1%。
1月至7月期間,貿易總額提高29.9%至1.608兆令吉,當中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27.8%和32.5%,攀上8730億7000萬令吉和7345億1000萬令吉,貿易盈餘擴大7.4%至1385億6000萬令吉,全數寫下歷來最高紀錄。
7月數據顯示,佔出口83.7%的製成品按年高漲35.4%至1122億6000萬令吉,連續12個月取得雙位數成長,主要貢獻來自電子電器、石油產品、機器設備與零件、製造業金屬、光學與科學設備,以及化學與化學品,所有項目皆錄得超過10億令吉出口增長。
佔出口8.1%的礦物產品,在原油與天然氣推動下,7月出口翻倍(100.4%)至108億1000萬令吉,連續16個月雙位數增長;佔出口比重7.8%的農產品按年躍升24.1%至105億2000萬令吉,連續17個月雙數增長,成長主要受棕油產品出口強勁所推動。
●佔總出口35%的電子電器按年增長35.2%至469億9000萬令吉。
●佔總出口14%的石油產品,飆升80.3%至188億1000萬令吉。
●佔出口比重6.3%的棕油及基礎農產品,增長26.2%至84億7000萬令吉。
●佔總出口4.8%的化學與化學品,躍升19.1%至64億2000萬令吉。
●佔出口比重4.5%的液態天然氣,高漲82%至60億6000萬令吉。
與6月相比,7月礦物產品出口增2.5%,反觀製成品和農產品則分別下滑8%和18.2%。
7月進口方面,半成品類別因加工工業需求推動,增32.2%至618億3000萬令吉,佔進口總額52.1%。資本財貨(比重9.3%)擴張29.6%至109億7000萬令吉,主要因工業運輸設備高進口推動。佔7.2%的消費品則因食品和飲料進口增至85億2000令吉,增長33.2%。
上述3大類別物品佔出口總額68.6%。
總結首7個月,半成品、資本財貨和消費品進口額分別提高32.7%、14.9%和22.7%,提高到4059億2000萬令吉、671億6000萬令吉和589億令吉。
對東盟出口走高56%
受更高電子電器、石油產品和機器設備與零件出口推動,7月大馬對東盟出口勁漲55.6%至425億3000萬令吉;進口高漲74.4%至307億8000萬令吉,貿易總額上漲63%至733億1000萬令吉,佔我國貿易總額多達29%。
大馬對東盟國家出口皆錄得增長,尤其是對新加坡出口在電子電器產品高出口帶動下,漲57.1%至221億7000萬令吉;泰國漲39.4%至61億4000萬令吉(主要是液態天然氣);印尼漲67%至50億5000萬令吉(主要是石油產品);菲律賓高漲74.8%至29億6000萬令吉(主要是石油產品)。
若以7月與6月比較,大馬對東盟國家出口起2.3%、進口跌5%、貿易總額微跌0.9%。
對中國貿易總額增19%
大馬對中國貿易比重達16.1%,貿易總額增19.3%至405億8000萬,連續20個月取得雙位數增長。其中出口受電子電器產品高出口烘托,增長9.8%至158億8000萬令吉,進口漲26.4%至247億令吉。
按月比較,7月大馬對中國貿易、出口、進口和貿易盈餘分別收窄8.8%、13.4%和5.6%。
對美國出口增20.5%
大馬出口至美國也受電子電器強勁出口驅動,擴張20.5%至133億令吉,進口漲45.3%至95億2000萬令吉;貿易總額增29.7%至228億2000萬令吉,比重為9%。
出口至歐盟
連10月雙位數增長
另外,7月大馬出口至歐盟連續10個月錄得雙位數增長,按年增21.2%至95億7000萬,主要貢獻來自電子電器、石油產品和製造業金屬。進口升6%至74億7000萬令吉,貿易額(比重6.7%)增長14%至170億4000萬令吉。
除了匈牙利,我國對其他歐盟國家出口皆錄得成長。其中出口至荷蘭增加5.4%至28億7000萬令吉,出口至德國起13.3%至23億2000萬令吉,出口至法國翻近兩倍(199.3%)至9億3810萬令吉。
對日本出口增31%
7月大馬出口至日本增30.8%至77億1000萬令吉,連續17個月雙位數上升,主要受液化天然氣、電子電器、棕油和木材產品出口推動;進口漲28.4%至72億9000萬令吉,貿易增長29.6%至150億令吉。
對香港出口增41%
出口至香港增41.4%至84億1000萬令吉,韓國升30.7%至41億5000萬令吉,澳洲躍升37.7%至39億令吉,印度升51.6%至48億令吉。
分析:基數效應+晶片回跌
下半年出口個位數成長
基數效應加上半導體需求預計放緩,經濟學家預測下半年的出口成長將逐步正常化,並走向個位數增長。
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董事李興裕告訴《星洲財經》,7月出口成長比他預測的44%要低,從進出口組合來看,出口的比重降低(出口按年增長38%,進口增長是41.9%;按月比較,出口增長減少多達8.2%,進口增長則降低4.5%)。
“首先是價格效應,之前大宗商品價格高,加上馬幣兌美元貶值,導致進口額走高並反彈,貿易盈餘收窄(按月比較,貿易盈餘減少29.1%)。大家因此會擔心,赤字會擴大。事實上,進出口變化方向是一致的,因為很多出口商也是進口商或中間商。目前是因為價格效應,導致出口量相應變低。”
李興裕預計,約9月開始,出入口成長會回到個位數,原因之一是基數效應。他解釋,過去幾個月的出口、進口和貿易均錄得雙位數成長,那是低基數效應,去年在未完全復甦的狀態下,大馬出口額多個月低於1000億令吉(去年7月出口錄得973億2000萬令吉、8月是973億令吉,10月才開始走高至1144億令吉)。
“今年經濟活動恢復正常,按年相比之下,這幾個月錄得雙位數成長。接下來,預計下半年,大概8月之後,出口彈力會逐步正常化。”
此外他指出,前幾天有報道說,半導體領域面對疫情後遺症,消費者減少購買高價商品,晶片製造商正面臨庫存增加的問題,美國存儲芯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也表示多個領域的晶片需求正在減少。
“如果晶片消費放慢,最快被影響的是我們的電子電器業需求(這個領域顯著佔我國總出口約35%)。此外,也有美國經濟放緩擔憂,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因此預計8月之後,對外貿易將會看到影響。”
不過他說,之後仍需要觀察其他數據,例如接下來的工業生產指數的指引。
中國財政部間接持股港企被英政府拒收購當地軟件開發公司
地緣政治風暴愈演愈烈,繼將中廣核集團“踢出”英國核電項目、阻止華為參與英國5G網絡後,外電報道,英國政府以減輕國家安全風險為由,叫停一宗香港公司香港超橙(Super Orange HK)全面收購當地一家軟件開發公司Pulsic。翻查資料,去年8月才成立的香港超橙雖然屬香港公司,惟其控股公司上海合見工業為內地註冊公司,間接股東包括中國財政部旗下公司(見圖)。
擬收購英企產品可制軍用集成電路本報昨日透過電郵向上海合見工業查詢今次事件,惟截稿前未有回應。英國商務大臣關浩霆(Kwasi Kwarteng)裁定,相關舉措“必要且相稱”。他指出,該軟件公司的產品可用於製作民用或軍用供應鏈的集成電路,提升國防和科技能力。
彭博社表示,此舉反映兩國在人權、國防和安全問題上的關係不斷惡化,英國愈趨厭惡中國參與其經濟。
英國年初通過《國家安全和投資法》,容許政府部門阻止、限制甚至撤銷涉及國家安全考慮的交易。上月英國政府首次引用該法例,阻止一家中企北京無限願景科技,從曼徹斯特大學購入與視覺傳感技術相關知識產權。
據本報記者翻查香港及內地公司註冊資料,今次被英國政府拒絕收購當地公司的“香港超橙控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上海合見工業軟件集團”與中國官方基金有關連。
據香港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香港超橙”由“南京譜芯軟件有限責任公司”於去年8月在港成立,董事徐昀與“上海合見工業軟件集團”聯席董事徐昀同名。
香港超橙去年成立母企有官方股東內地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啟信寶”顯示,“南京譜芯”由“上海合見工軟”全資持有,後者股東中包括兩個內地官方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及“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分別持股約14%及8.5%,而兩個基金則分別由財政部持股或有份發起。“南京譜芯”及“上海合見工軟”分別以“jinping”作為登記電郵。
內地傳媒報道,“上海合見工軟”去年完成融資。其網站顯示由涉足半導體的潘建嶽擔任董事長。“上海合見工軟”官網提及,公司以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解決半導體晶片企業挑戰,推動中國晶片產業發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