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日綜合電)中國高溫天氣持續,長江流域出現旱情,長年乾旱的西北部分地區出現汛情。形成“南旱北澇”。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指,未來一星期汛情和旱情疊加的形勢仍然嚴峻,其中長江中下游和洞庭湖、鄱陽湖地區的旱情,仍會持續發展;黃河上中游地區、海南及西江流域則預料有強降雨,發生洪水的可能性較大。
精細調度水庫群蓄水
李國英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商討應對,強調要高度重視汛情、旱情疊加的嚴峻形勢,加強風險研判和預警預報,打贏防汛抗旱兩場硬仗。
ADVERTISEMENT
李國英要求做好抗旱工作,確保飲水安全和灌溉需要:以確保旱區群眾飲水安全、保障大中型灌區引水灌溉為目標,實施“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項行動,精細調度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長江上游水庫群、洞庭湖“四水”水庫群、鄱陽湖“五河”水庫群,滾動跟蹤補水演進過程,精準對接城鎮和灌區取用水。
此外,還要抓好局地強降雨導致的山洪災害防禦。要統籌考慮後汛期水庫調度運用,在確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兼顧蓄水,為秋冬季供水提供儲備水資源。
長江水位最低點 觀音閣露全貌
另外,長江鄂州段水位跌至157年最低。有700年曆史的“萬里長江第一閣”觀音閣,在江心巨石上矗立,露出全貌。
據鄂州水利專家介紹,目前長江流域處於汛期,但長江鄂州段水位已達到1865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同期最低水準,江岸灘塗如冬季枯水期一樣寬闊,往年原本應該被江水煥然沖刷的觀音閣,因此露出全貌。
截至週二(16日)早上7時,長江鄂州段水位為14.75公尺,比1954年8月19日最高水位27.65公尺低近13公尺,這也是長江鄂州段自1865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同期最低水位。
觀音閣始建於元朝1345年,之後多次翻修加固,2006年被批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鄂州文物部門資料,觀音閣內有一亭三殿二樓,總面積300多平方公尺,內部佈局精巧,是典型的江南民間建築藝術特色,集儒、釋、道三教文化於一體,在萬里長江之中僅此一處,故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閣”。
然而,由於觀音閣修建於江心巨石之上,遊客無法抵達,故常年處於關閉狀態,由當地文物保護部門不定時登上進行維護工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