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家研究揭開,當年美國沒廢除天皇制度的根源,種下右翼陰魂不散的禍根。不過中日民間密切交流,交換生命的碎片,以實際行動,超越軍國主義的遺毒。
ADVERTISEMENT
很多人不知道,靖国神社的门口,就有一对中国的石狮子,原来是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战争,日军在辽宁海城的三学寺盗窃回来。日军当时献了给日本明治天皇,以此邀功,宣扬皇军武功盖世。即便日本当局77年前战败投降,但多年来仍然隐瞒历史。那对被盗走的清代石狮子,还在历史的孤独中被遗忘。
但军国主义的历史,却是纸包不住火。近年中国与日本的民间组织发现日本这样的“国家机密”,发起运动,要求日本当局归还,但各种的呼吁如石沉大海,不获闻问。尤其日本右翼势力上升,为当年军国主义涂脂抹粉的言论越来越多,背后就是要为修改宪法第九条,为日本再度建军而松绑。
但日本民意对于这样的违宪行动,大多感到不安,因此不少人权律师、历史工作者、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作家都在重新检视日本的二战历史,对于日本政府无法真正与军国主义历史决裂,都感到忧虑。
尤其日本学者发现,与德国相比,同为二战的发动者,德国举国上下,都已经从理论根子上与纳粹的意识形态决裂,法律上甚至规定任何为纳粹辩护的言论都是刑事罪行,不受言论自由的法律所保护。但日本则是刚刚相反,很多为日本二战的行为曲予维护的言论,都渗透在日本保守派的论述中。
美国史家的研究发现,其实这都是在美军占领日本之后,有意培植日本的右翼势力来对抗内部上升的左翼组织,避免日本“赤化”。美国哈佛大学的贝斯教授(Herbert P.Bix)写的《裕仁天皇与现代日本的构成》,就揭开当年美国没有废除日本天皇制度的秘辛,是为了在亚洲抗衡左翼势力的崛起。但这也导致日本军阀残余力量,可以在“反共”的旗帜下,摇身一变为政坛高层,从吉田茂到岸信介,其实都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日本永远有很多坚持历史良心的学者,如竹内实等,都警惕这些军国主义的后遗症,反对破坏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关系,推动中日民间关系的发展。
中国的知识界也长期思考中日文化的亲近关系,中国人民的“反日”,其实只是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而不是反对日本人民与日本文化,恰恰相反,很多中国人都热爱日本文化;中日民间的往来的情缘,近年越来越密切。
日本导演竹内亮和他的南京妻子赵萍拍摄的视频系列《我住在这里的理由》,拍出很多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和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的一切,他们都在交换生命的碎片,分享浓浓的感情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缘份,也用实际的行动,超越军国主义的遗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