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城乡余集

发布: 7:00am 22/08/2022

建筑

新村

张集强

申遗

城镇余集

建筑

新村

张集强

申遗

城镇余集

张集强/新村申遗

作者:张集强
张集强/新村申遗
大山脚武拉必平面呈三角型,且道路、房屋及公共设施分布整齐,乃受到田园城市规划概念的影响。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马来西亚分会在2020年成立工作小组,经过两年多时间收集新村资料以及初步调查后,日前在北赖召开专家小组会议,邀请曾经担任世界遗产评委的卢光裕师、文化部遗产局代表等一同参与,初步探讨新村的可能。

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学者及研究人员,探讨几个不同类型的新村,将新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按照世遗文化遗产6个登录标准来评估,新村确实具备了申遗的条件,其中包括:

ADVERTISEMENT

(1)新村乃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与共产主义国家对抗下的产物,英国殖民政府透过毕礼斯计划(Brigg’s Plan),在马来半岛成立450个左右的新村,以阻隔共产主义在民间继续渗透,在该计划下强制迁移的人口达到五十多万,堪称世界级的政治迫迁行动,见证人类历史重要时代之建筑聚落。

(2)新村建筑型态同时具备了热带建筑特征以及传统华人建筑特征,加上聚落的规划设计按照田园城市规划原则,因此呈现多元文化复合的形式,突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圈,以及见证了人类不同文化的价值交流。

(3)受新村计划影响的人口以华人居多,因此间接促成在马来西亚形成以华人为主的半城乡居住型态,许多华人传统文化如社群关系、宗教信仰、民俗节庆等等无形文化被保留下来,一些小型新村保留单一籍贯文化,而较大型的具有多元籍贯特征。这些文化传统习俗未经过文化革命的洗礼,也未因快速资本主义社会的功能价值取代,因此更显得珍贵。

张集强/新村申遗
第一代新村木屋为全木板兴建,正面呈对称状,大门直对神台,是典型华人传统民居的格局。外墙采用垂直面板或受西方建筑影响采用水平雨淋板,乃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体现。
申遗前路困难重重

然而,若要达成申遗的目标,除了满足基本条件,在申遗的工作当中,另一个更重要的事项便是提出完善的世界遗产管理计划。在这一方面必须要由不同团体,包括官方及非官方结合起来,仔细研究并探讨新村后续的发展以及制定周详的管理计划。以马来西亚目前的政治氛围,人民普遍的族群与政治意识的情况来看,新村申遗的前路仍然困难重重。

众所周知,当新村在1950年代设立初时,政府将其设定为暂时措施,因此并没有长远的发展概念。到了国家独立后的几次发展计划中被忽略,华社在1960年代争取将新村纳入乡村发展部不果,加上1969年513事件族群关系渐行渐远,到1970年代后新村事务被纳入马华公会部长掌权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门,成为部门的附属业务。

在马华公会的争取及协助下,在1970-80年代,一些新村的基本设施得到提升,然而碍于部门层级管理,加上政府对于新村长期未来发展的态度一直不明确,因此新村拨款较难达到全面以及制度化,迄今为止,全国的新村仍然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则。

张集强/新村申遗
新村房子有足够的周边空地,供种菜,或日后增建使用,相较于现今花园住宅设计,更符合韧性(Resilient)以及永续性(Sustainability) 设计原则。

简单来说,新村申遗将面对几个棘手的问题,包括:(一)新村的管理因各州的行政(包括)政治的条件不一,对提出一套适用于大部分新村的管理办法,有其困难度;(二)新村的完整跟原貌,经过多年的改变,需要透过更积极的文化古迹保存策略来给予“补强”;(三)新村申遗牵涉到众人的利益,尤其所带来的影响,必须耗费很长时间来教育宣导,这一方面需要借助国家机器以便达到广泛的效益,以马来西亚目前的政治状态来说,这是不容易达成的目标。

专家工作小组只能探讨可行性,真正要参与一起工作的是利益关系者,无论如何,从长远的角度看来,新村若能申遗,对国家的历史以及文化保存是有重大的意义,而其中最重要的意义是,这将是一场由下而上策动的文化保存运动。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am 07/04/2025
草稿筑迹/面向天穹的建筑物头壳──屋顶

每栋建筑物的顶楼上方,都有为建筑物遮风挡雨、避免日晒雨淋的覆盖物,是为屋顶。在远古时期,屋顶多用茅草、泥土、当地建材处理,尔后演变以水泥、瓦片构成;发展延续至今,屋顶设计在建筑专业领域成了一门有趣的学问。

草稿筑迹/面向天穹的建筑物头壳──屋顶
吉隆坡TRX百货公司,以地面层户外广场配合地景设置坡道和楼梯,把群众引领到百货公司的顶层,路径也设置了绿色植栽及座椅。
屋顶细部设计的技术考量

踏入建筑系伊始,屋顶与设计概念、外观比例、当地气候息息相关;对建筑设计人来说,屋顶规划是个稍有门槛的工作内容。若说排屋、独立式房屋相较单纯,屋顶配置所需的设备如水箱及规划简单排水即可。高楼大厦的屋顶层要考量的要素颇为繁杂,须容纳多种机房维修空间,如电梯OH空间、水箱、水表、冷却水塔,甚至紧急直升机停机坪等。

有趣的是,直到大学就读建筑系时,才惊觉一般认知的“平顶”(flatroof)其实一点也不平。因大马频频豪雨的气候,为在雨中快速排出大量流水,屋顶排水更须计算楼板泄水的坡度、排水动线、雨水管数量及大小、防水层的细部设计等等,都是偏技术的屋顶设计。

草稿筑迹/面向天穹的建筑物头壳──屋顶
传统建筑常以屋顶作为象征。
草稿筑迹/面向天穹的建筑物头壳──屋顶
宗教建筑以洋葱顶作为象征。

屋顶作为商业空间:美景飨宴

都市高楼大厦的顶楼,常被规划作商业空间,如酒吧、餐厅、咖啡厅、小礼堂等。尤其在马来西亚的热带气候条件下,在顶楼加设水景,能稍稍降温吹拂阵阵凉意,搭配城市繁华十色的美景、美食、音乐,是都市人颇爱的“飨宴”。

虽说顶楼是一般路人视线的死角(指从底层向上望看不见屋顶),收纳机电的顶楼空间常被忽略,稍作创意的规划,展示美景的屋顶也能成为带来经济效益的活动空间。作商业空间的屋顶层,相关的设计及灯光极为关键,不仅要让整体建筑物符合比例与美观,有画龙点睛之意;相关的框架、构建也让人处在顶楼空间,而不觉违和。

草稿筑迹/面向天穹的建筑物头壳──屋顶
普遍高楼大厦的顶楼,要规划存放机电设备及考量排水。
屋顶当作开放空间:绿意花园

高楼大厦如公寓、办公大楼、商场,顶楼空间除了放置水箱及设备,也常规划为开放空间,增设公共设施如屋顶花园、无边际泳池、户外电影院、游乐园等,供公众享用。尤其有着热带气候条件的本地,配合绿化景观、丰富多样化的地景,在屋顶层提供林荫及步道,也是都市人于喧嚣的钢骨水泥丛林中,稍作喘气休憩的空间。

吉隆坡著名的TRX百货公司,以地面层户外广场的一棵高耸老树为起点,配合地景设置了坡道和楼梯,把群众引领到百货公司的顶层,路径也设置了绿色植栽及座椅。BBCC百货公司也设置了大阶梯,一路延续至商场的顶层,作了有趣的艺术装置及绿地,时常进行活动。这些路径带人走到顶层,除了延续餐饮等商业空间,也有免费的游乐设施,比起一般室内冷气商场,逛街和散步都增添了一些趣味。

草稿筑迹/面向天穹的建筑物头壳──屋顶
不少大楼也将屋顶层用作商业空间,搭配灯光设计及装置艺术,犹如都市夜间的灯塔。
草稿筑迹/面向天穹的建筑物头壳──屋顶
一般公寓大楼在机电设备空间剩余的部分,增设绿色植栽用作休憩空间。

屋顶作为设计语汇:建筑地标

好看的屋顶设计,也能被视作建筑的重点视端、地区标示。由Norman Foster与其建筑团队在吉隆坡设计的Apple门市,以逐层叠起、渐上退缩犹如金字塔般的屋顶,横向格栅间透出丝丝自然光线,于室外室内都是TRX商场屋顶层处,引人注目的视端。

屋顶也可被发挥作建筑的重要语汇,常在机场、体育馆见到的大型建筑(Megastructure) ,采用钢构结构设计,加以皮层包覆,也能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作品。已故著名建筑师Zaha Hadid则常采用曲面弧度的屋顶,挑战这时代的建筑设计理念及工法。也有不少传统建筑的屋顶,与种族文化不可分割,例如本地的米南加保的“牛角屋顶”、宗教寺庙的尖塔顶、洋葱顶等等,都充分体现出相关的人文特色。

草稿筑迹/面向天穹的建筑物头壳──屋顶
建筑师Zaha Hadid设计首尔的“东大门设计广场”(Dongdaemun Design Plaza)也采用了大型曲面弧形屋顶,其设计及工法让世代惊艳。
草稿筑迹/面向天穹的建筑物头壳──屋顶
吉隆坡Apple门市,以逐层叠起、渐上退缩犹如金字塔般的屋顶,横向格栅间透出丝丝自然光线,于室外室内都是TRX商场屋顶层处,引人注目的视端。

屋顶千奇百怪的用法:顶楼加盖

虽在台湾的建筑法规限制了屋突层的面积尺寸、屋顶构建设计的大小,以确保未来不会被“二次施工”(偷偷增建、改建或变更设计用途等)。即便如此,台湾的违章建筑还是遍地可见,尤其在顶楼,常见铁皮加盖的隔间,另外开放出租给他人居住。长久下来,违法的顶楼加盖也会面临复杂的产权问题及安全疑虑,这现象反而在马比较不常见。

屋顶作为建筑物的头部,即能如脑袋般功效地存放机电设备,也能供人使用为商业空间、公共设施,同时如双眼般欣赏美景。屋顶与建筑物整体搭配的设计元素,也成为重要的语汇,表达设计理念的关键——是建筑设计的收头,每每往上看看望建筑物的屋顶,都能发现学不完的细节。

草稿筑迹/面向天穹的建筑物头壳──屋顶
在寸土寸金的台湾,顶楼加盖的违章建筑随处可见。
延伸阅读:
草稿筑迹/双溪大年二街:一条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街道
草稿筑迹/格栅──独特的建筑美学
草稿筑迹|阳台,大楼迎接外界的半开放式空间
草稿筑迹|坡道设计玩味之处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