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財富思維值得參考。擁有正確的思維是致富的關鍵,因為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
據滙豐銀行報告,在2030年,新加坡將超越澳洲,成為亞洲人口百萬富翁比例最高的國家。獅城天然資源少,地理位置不比大馬優越,但它富甲天下。
ADVERTISEMENT
新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不僅是大馬的5倍,還在全球名列前茅。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除了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外圍因素,我覺得與它的財富思維也有密切的關係。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列出了七個原則,它們有助人們提升效率。第七個原則是“自我更新”,提升自身的智力、身體、社會、情感和精神。換言之,要有效率,必先照顧好自己。
在新加坡,公務員得到照顧,部長的薪資是根據首1000位高收入國民而定。該國領導人的工資更在全球稱冠,是美國總統的4倍。當權者生活無憂,也就容易打消貪汙腐敗的念頭。
人民方面,1960年代新國陷入“屋慌”。政府立即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該計劃提升了擁屋率,從當年的9%提升至今超過80%。人民有了基本的條件,就可安心奮鬥打拼,創造更多的財富。
《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的作者訪問了超過500位百萬富翁,發現他們收入一般,中位數僅有13萬左右,他們亦非靠祖蔭致富,靠的是量入為出的思維。作者認為,一個人所累積的淨資產,不應少於(年收入×歲數)÷10。
新加坡政府量入為出,在疫情前,該國的開銷僅佔GDP的18%,遠低於發達國家,包括澳洲(44%)、美國(38%)和英國(40%)。在收入多於支出的情況下,新加坡成功累積大量的儲備金。
在致富的過程中,除了累積財富,理財也很重要。《富爸爸,窮爸爸》強調槓桿的重要性。當一個人借錢買房時,他可能以5萬塊的首期,就能買下50萬的房產。若房產增值10%,這會為他帶來5萬塊的利潤,若不計貸款成本,這相等於100%的利潤!這就是“以錢賺錢”的奧妙。
身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外國機構把錢存放於新加坡,這些錢變相成為該國的外債。根據新加坡的《政府證券法令》(Government Securities Act),這些錢不能花,只用做投資。在謹慎理財的策略下,新加坡的資產遠比債務多,財富蒸蒸日上。
在《習慣致富》一書,作者認為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tude)是致富的秘訣之一。比如說,與其花錢買車,不如把錢作投資,待項目帶來被動收入後,投資者或許可以利用這些綿綿不絕的收入,用來付車貸買車。
1985年,新加坡的製造業遇到了瓶頸,國家陷入經濟蕭條,失業率幾乎翻了一倍。為了解決問題,該國啟動了一系列的轉型計劃,包括把經濟重心轉向服務業,國企私有化,它甚至推出了不受打工一族歡迎的工資限制政策。
在多年後,轉型策略取得了成就,該國的服務業當年佔GDP的20%,如今此數高於70%。前總理李光耀亦讚賞當年人民作出的犧牲,幫助國家渡過難關。換言之,新加坡人的延遲享樂打造了一個如今富甲一方的國家。
不少人認為,大馬的財富落後於新加坡,原因在前者的政策上出問題。比如說,大馬缺乏能者居之政策,又或者政策無法杜絕貪汙腐敗等。但其實,我認為除了政策以外,兩國國人對財富的思維有所不同,這也是兩國財力懸殊的關鍵之一。
大馬有多元種族、多元宗教。每一個種族有自己的文化,每一個宗教也有不同的教義。這些元素主導著大馬人的金錢觀,無論是對金錢的看法,還是追求金錢的慾望,大馬都有別於鄰國。
因此,鄰國的金錢觀與政策未必完全適用於大馬。但無論如何,邁向高收入國仍然是大馬的目標之一。在提升國家與國人的財富方面,新加坡的財富思維值得參考。擁有正確的思維是致富的關鍵,因為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