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28日訊)84歲余慕蓮(魚毛)多年來低調行善,2005年將無線給她的近半退休金捐到貴州建小學;早前推出自傳《我是一條豆角》,將收益全數撥捐兒童癌病基金。她近日接受《星光背後》主持梁泰來訪問時表示,“我不要錢,亦不恨(愛)錢。”她透露已立遺囑,安排好身後事,將來離世後將現在居住、價值數百萬港幣的單位捐給東華三院。
她表示,“人遲早要走,現在計劃好,總好過被人騙。我不太看重錢,人最重要健康,現在連健康都沒什麼了,睡醒一天就當是賺多一天,千萬不要想太多。”另外她也不打算買墓碑安葬自己,骨灰到時候撒在紀念花園就好。
ADVERTISEMENT
余慕蓮兩年前先後因右耳石、血液發炎及肺纖維化入院,留醫半年死過翻生。她回想入院後無意識什麼都不知,也不知自己進了ICU(深切治療部),“那半年我要插管,睡床睡到背脊爛、屁股又爛,好痛,痛到叫‘我死啦!救命!好辛苦’,眼淚不停流都無人理,因那病房每個人是這樣叫救命。”余慕蓮稱大病前被兩名友人騙上廣州進行聲稱是回春的療程,抽血又吊些點滴入她體內,拍照騙她做代言人。她回港後好生氣,要求刪照片,稱不知道跟之後的病有沒有關係。
余慕蓮表示沒有什麼心願未了,只希望“玩多一兩年”,如要長期臥床寧願早些“收工”。她說:“現在只想走得、吃得,快點修復好牙齒,戴假牙也沒問題,亦不介意靠柺杖走路,不想長期坐輪椅。”她早前獲邀復出拍戲,但自知身體狀況不容許而婉拒。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马晋城.国人应弃禁忌尽早立遗嘱
遗产规划是不可以被忽视的重要事务,而立遗嘱更是一种明智且负责任的决定。因为只有正视并主动采取行动立下遗嘱,才可以确保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能顺利传承给自己所指定的人,而不会因法律程序的拖延而蒙受损失,甚至落入不是自己所属意的人。
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可是很多人仍然对遗嘱缺乏应有的认知,特别是一些有思想包袱的长者,无法摆脱禁忌和陋俗的影响,以至于始终没有安排好完善的遗产规划,导致国内出现大量遗产无法顺利交由继承人继承的情况。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国内至今约有650亿令吉遗产滞留,其中大部分涉及不动产及未认领款项。这一现象不仅影响继承人的合法权益,也加重了政府部门的行政负担。
我们要清楚明白,遗产规划的关键在于设立遗嘱。然而,依据最新数据报告,国内仅有约5%的人口已立遗嘱,这说明了大多数的国人,并未意识到遗产规划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长辈往往局限于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谈论遗嘱是不吉利的事情,有些甚至选择避而不谈。但事实上这种观念不但无助于保护家庭成员的权益,反而可能在身后引发家庭纷争,使遗产分配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一旦逝者未立遗嘱,其遗产将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分配。在我国对于穆斯林而言,遗产需按照伊斯兰遗产继承法执行,而这一过程涉及伊斯兰法庭的审理,往往需时甚长。而对于非穆斯林而言,遗产分配则需通过普通法庭解决,而这同样会面对冗长的法律程序。一旦继承人无法提供完整的法律文件,例如死亡证明、报生纸或土地证书等,遗产分配案件更有可能会长期悬而未决,最终导致资产被冻结,无法使用。
因此,设立遗嘱并非可有可无的事务,而是个人责任的一部分。况且通过立遗嘱,个人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确保遗产能够按照自己的安排进行分配,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争议。
要改变如今大部分人未立遗嘱的现状,首先必须摒弃对遗嘱的偏见,特别是长辈们应认识到,这不仅是个人财务管理的延续,更是对家庭及家族的一种责任。另外便是设法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人了解遗产规划的重要性。同时为了产生积极作用,政府、金融机构及信托管理公司,可以推出更便捷和优惠价格的遗嘱服务,包括简化立遗嘱程序、提供法律咨询等,从而鼓励更多人主动规划遗产。
我们必须做到让所有国人都认识到,遗产规划是不可以被忽视的重要事务,而立遗嘱更是一种明智且负责任的决定。因为只有正视并主动采取行动立下遗嘱,才可以确保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能顺利传承给自己所指定的人,而不会因法律程序的拖延而蒙受损失,甚至落入不是自己所属意的人。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