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過去還是未來,中國都是東盟發展與保持穩定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國新發展格局的成果可以與鄰國和本國地區分享,體現了中國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心和底氣,彰顯了中國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智慧和擔當。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相互投資不斷擴大。以馬來西亞而言, 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時也連續4年成為馬來西亞製造業最大外資來源國。馬來西亞政府高度重視並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計劃,與中國加強區域互聯互通及發揮互補優勢,並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與投資往來。
公私企業合作刺激經濟增長
中國在馬來西亞相互投資的各個領域,直接促進兩地公私企業之間的合作,對於馬來西亞經濟的持續增長至關重要。其中包括建立寶騰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之間的合作伙伴關係,成功刺激了汽車行業的供應鏈。例如,吉利汽車在共享集團資源的策略下,將旗下的博越掛上寶騰品牌。另一方面, 政府推動馬來西亞與中國之間的跨境電商貿易, 合作伙伴關係取得良好的結果。其中的合作備忘錄將全球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與當地企業聯繫起來的數字自由貿易區。這類投資培育了我國的中小企業, 同時建立了有助於人才栽培及技術整合的平臺。在響應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下,設於馬來西亞的工廠將成為晶科能源 (Jinko) 在海外的第一家電池片生產基地,其不但採取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電池和組件製造設備以及晶科高效製程工藝,也是中國光伏企業在海外的最大投資。
ADVERTISEMENT
此外,馬來西亞擁有高素質的勞動力,相對先進的基礎設施以及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岱銀紡織 (D&Y Textile) 對其馬來西亞公司第二期12萬紗錠項目進行1億美( 約4.47億令吉)投資,建設工程於2017年初展開,並於2018年5月份峻工投產;至於二期項目,同樣引進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自動化紡紗生產線,得以生產具有世界一流品質的高檔紗線。另外,聯鋼 (Alliance Steel) 在進行投資的同時,在環保工作上打造的典範也帶來了正面效應, 不但加強了大馬產業技術與人才的培養和儲備,而且讓地方人民從企業發展中獲益。
創新知識與專才培養仍不足
儘管如此,馬來西亞的創新知識與專才的發展及培養仍然不足。2020年的研發撥款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僅1.29%,此外,儘管兩國之間的貿易額達數十億美元,但中馬兩國企業之間的技術轉讓仍有待觀察。筆者認為利用中國的專業知識, 馬來西亞政府應敦促本地大,中小型企業仿效泰國的汽車企業,以進行自己的研發,此舉可以在行業中產生更好的可持續性發展,而不需單靠外國投資者的投資。
此外,經濟領域裡無處不在的官聯公司所產生的“排擠效應”,如今被視為嚴重削弱或損害本地企業發展的阻力。馬來西亞政府應可預知,要達到知識社會及開發國家的願景目標,馬來西亞的知識管理顯然不能侷限於知識經濟的層面。知識管理是將內在的資料、資訊以及知識運用到極致,以提升組織的附加價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