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發佈: 7:00pm 30/08/2022

鄭丁賢

謝定峰和蘇偉譯

鄭丁賢

謝定峰和蘇偉譯

鄭丁賢|45年羽球魔咒已破,65年國家魔咒也會消失

以大馬地理環境優越,資源豐富,人民素質頗佳,法治基礎良好;按照發展之常理,應該早就可以超越中等國家的水平,莫非是中了國家發展的魔咒?

幾天前,我們在螢幕上見證,打破了大馬羽球45年的魔咒,拿下世界冠軍。

ADVERTISEMENT

羽球是大馬不折不扣的國球。民間熱愛這項運動,舉凡重大賽事,國人的心緒都會跟著球場上的競爭而激烈起伏。

羽球已經超越了一般的運動意義,它上升成為一種重要的儀式感,讓國人在賽事中找到國民共識,也從中塑造愛國情操。每當大馬選手在重大賽會中贏得殊榮,就激起廣泛的國民榮耀感。

然而,在國際羽球3大賽會──湯姆斯杯、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中,大馬的角逐歷史,像是中了魔咒般,每每冠軍看來已經那麼接近,結果卻又是那麼遙遠,遭遇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大馬自1992年之後,就和湯杯冠軍失之交臂;羽球列入奧運比賽之後,大馬始終和金牌無緣;世界錦標賽打了45年,大馬沒有一個冠軍。

儘管國家投入很多資源,即使民間羽球人才輩出,但是,3大賽事無冠的魔咒,就是緊緊的箍在頭上。

直到上個星期,謝定峰和蘇偉譯拿下男雙冠軍,打破了世錦賽的魔咒。

其實,謝蘇組合並未被看好。他們只在東南亞運動會拿過一個冠軍,以及在奧運會拿到銅牌。之後,他們的表現搖擺,在各項賽會中難以突破8強,最多隻達4強,周圍也出現要他們拆夥的聲音。

失敗的壓力,球迷的苛責,是痛楚煎熬的過程,讓很多運動員一蹶不振;不過,謝蘇沒有被打倒,他們對自己有信心,努力再努力,失敗之後重新站起,才迎來世界首冠,打破大馬45年的世錦賽魔咒,也為獨立65年帶來獻禮。

回到獨立65週年,在這段國家發展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而是跌宕起伏。而以大馬地理環境優越,資源豐富,人民素質頗佳,法治基礎良好;按照發展之常理,應該早就可以超越中等國家的水平,莫非是中了國家發展的魔咒?

早在1950年代,當時英國下議院對馬來亞獨立進行了辯論。當時就有英國國會議員對馬來亞獨立的前景,表示悲觀。他們認為馬來亞多種族之間,無法和平共處,經濟發展難以平衡,加上印尼的泛民族主義壓力,以及中國共產主義的輸出,會導致馬來亞四分五裂。一旦英國人撤出,就是大難臨頭之時。

不過,國父東姑阿都拉曼對各族的團結和包容很有信心,他也把獨立定位在成立一個民主、法治、多元國家的基礎上,並且抗拒外來力量的侵入。

在東姑的帶領下,大馬成功獨立,爾後連同砂拉越和沙巴,共同組建馬來西亞。

雖然1969年發生了513種族衝突,但是,大馬跨過了這個坎,恢復和平。

然而,國家發展的道路是漫長而崎嶇的,發展中國家普遍面對的政治權力壟斷,貪汙腐化,貧富懸殊,都出現在大馬,而作為多元種族,多種宗教並存的國家,這些問題更加放大,挑戰更加艱鉅。

這些問題和挑戰無可避免,每當出現種族和宗教爭議,或是貪腐不公課題時,總是牽動人民心中的不安,對未來感到彷徨,也有少數人選擇移民他國。

但是,絕大多數人仍然熱愛這個國家,對她懷抱信心和期望。每一天,每一個公民,都付出自己的愛和努力給這個國家,促成它一天天的改變,一天天的進步。

有時候,這種改變和進步看不到,但是,並不代表它們不存在。回首過去幾年,其實強權逐漸瓦解,社會逐漸鬆綁,法治癒為鞏固,人民的力量更加彰顯。

只要國人繼續團結,對大馬抱持信念,時機一到,各種發展動力開始協作,產生良性循環,這個65年的國家魔咒,也會消失。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8:00pm 26/04/2025
郑丁贤.马来(西亚)人没有钱,美国人呢?

大马家庭收入低于美国,但是,这不代表大马非常穷,美国非常富有。

美国保守派“名嘴”奥莱利(Bill O’Reilly)眼中的马来(西亚)人,好可怜,穷得买不起一顶中国制造的小帽子,也吃不起一餐中式外卖,简直穷得吃不起饭。

我倒是觉得奥莱利这种红脖子白人(Redneck)更可怜,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自恋又自怜,一时对各国耀武扬威,一时又以为别人亏欠了他们。糟糕的是,他们对世界充满无知。

我对美国和美国人没有偏见,相反的,我所认识的美国人,多数善良和开明,有正义感。但是,也有部分红脖子白人,他们思想保守,抗拒多元和进步,歧视少数族群,坚决拥有枪械。而今,他们成为美国的主流。

红脖子的佼佼者就是副总统万斯(JD Vance),他称中国人是“中国农民”;他在白宫当面羞辱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他不邀自访格陵兰,声称美国要接管格陵兰。

就是红脖子白人的一致拥护下,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上一次特朗普败选,持枪攻入国会山庄的,也是红脖子们。

说回奥莱利,相信他对马来西亚缺乏认识,拿一张世界地图给他,或许他指不出马来西亚位在何处。

但是,他知道习近平访问大马、越南、柬埔寨的消息,这令他很不是滋味,能踩就踩。他说:“习主席,让我告诉你,美国人有钱,我们有能力买你的东西;马来人没有钱,他们买不起你的东西。”

他甚至连马来西亚人和马来人都无法区别。他还指民主党前总统奥巴马的童年就是在马来西亚渡过,显然的,他把印尼和大马混为一谈。

首相安华反驳这种诋毁,指奥莱利傲慢且无知,以种族偏见和殖民地眼光看待世界。

奥莱利没有自我纠正,反而更加狂妄,回呛大马人真的很穷,买不起中国的小帽子,也买不起中式外卖,简直是穷到吃不起饭。然后,他表示大马家庭平均收入只有5731美元,而美国家庭收入是4万2220美元,美国人比大马人富裕太多了。

当然,我们都承认美国比大马富有(至少在数字上)。不过,大马并不是奥莱利形容那般,穷到如此不堪。

事实上,大马是中国第8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在这之中,大马购买的中国产品,还多过中国买大马的商品,远远不只是小帽子。

大马还买了很多美国产品,包括波音飞机、苹果手机、耐吉球鞋、好莱坞电影等等。

当然,大马家庭收入低于美国,但是,这不代表大马非常穷,美国非常富有。

读过经济学,都知道家庭收入、个人所得等数据,只是一种衡量工具,它们有其用途,但是,不代表绝对正确,特别是在贫穷和富有的衡量。

其实,家庭收入不等于

购买力。

几年前,我在美国城市很一般的餐馆,早餐要15美元,午餐要25美元,晚餐要30美元,再加15%小费,换算马币,一天超过300令吉。

这两年听说美国物价飙涨得厉害,同样餐馆,早餐就超过20美元,午餐和晚餐介于30到40美元;小费已经不是10-15%,而被要求20-30%。听说有人小费只给10%,直接被服务员追到街上,硬要20%。

一般美国家庭吃不起餐馆,只有生日、过节、结婚纪念日才会上餐馆,简直是生活清苦。

而在大马,上馆子几乎是日常事,有些人是早餐、午餐、晚餐、宵夜都是外食,很少吃不起,只有吃撑肚子。

至于住房,在纽约和加州湾区,租一间单间公寓,每月房租动辄3000美元(约1万3500令吉),2房公寓要价5000美元(2万2500令吉);难怪露宿街头的游民到处都是。

在大马,不需要1000美元(4500令吉),就可以租到豪华3到4房豪华公寓,带泳池、健身房和数车位。将就一些,不需要500美元,也可以住得很舒适。

至于医疗,大马政府医院,几令吉到10几令吉,就可以看病拿药;到私人诊所也就是几十令吉。而在美国,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看病求诊会让人破产,一个小手术,就花去毕生储蓄。

多数美国人小病就买成药,或是躺个几天,靠自己的免疫力复原;一般生病尽量不看医生,不是他们身体好,而是付不起医疗费,也是可怜。

美国人一般口袋和银行户头空空,能拿出1000美元的,还真是少数。而在大马,用现金买车买屋的,大有人在。

到底是马来西亚人缺钱,还是美国人缺钱,真的是说不准。大家谦卑一些,和平共处,让世界多几分温馨,这才重要。

你也可能感興趣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