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教育专题

发布: 7:04am 31/08/2022

电影

新教育

色彩

梁慧颖

颜色

调色师

意境

调色

校正

配色

调色师用七彩说故事

报道:本刊 梁慧颖、摄影:本报 林明辉

影片的后期制作,除了有剪接师、混音师、特效师等人员之外,还有一种职位比较鲜为人知,那就是(Colorist)。

调色师就像魔法师,运用凸出影像主题,或是偷偷将色彩的情绪埋在画面中。颜色是亮是暗,是冷是暖其实都有不同意义,调色师的工作就是渲染,用颜色引导观众进入故事。

ADVERTISEMENT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马竞强:虽然调色师只是电影行业里的一个小螺丝,可是这个小螺丝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色彩是一种视觉语言,不同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感受,如今我们从荧幕看到的、广告和MV,几乎无不经过,所以为影像调色的人——调色师,是影像后制阶段很重要的一员。

本地调色师马竞强(28岁)常为电影、短片、广告和MV调色,他形容这份工作是用颜色说故事,不同人调出来的颜色效果会不大一样,这就是调色好玩的地方。

问:调色师到底做些什么?

调色师的工作是用颜色说故事,简单来说是运用颜色为影像注入情绪,让影像主题鲜明起来。比如假设今天的案子是一个汽车广告,我们的工作就是要通过调色来凸显这辆汽车的特色,让汽车看起来很时髦、很漂亮、很先进。这跟使用Photoshop是差不多一样的道理,可是Photoshop处理的是静态图像,而我们处理的是动态影像,所以我们需要追踪画面中移动的物体。

调色前,我们通常会跟导演沟通,问导演“你的故事到底是讲什么?是伤心的故事?开心的故事?还是悬疑的故事?”之后我们会根据摄影师拍摄的素材,去加强一些颜色或去掉一些颜色,目的是加强画面情绪。我们未必要把颜色调到最美,因为把故事讲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调色师的工作是否包括修图和美颜?)我们有时候会帮画面中的人物美白牙齿,把他们的眼睛弄得闪闪发亮,或是去除他们脸上的痘疤,所以我有时会开玩笑问:“你今天要我做牙医还是美容师?”不过如果是大幅度的修改,那可能就需要交给其他后制部门例如视觉特效来处理了。

问:你是如何进入调色行业?

我以前在双威大学修读表演艺术,那时学了一些关于幕后工作的学问。毕业后我在本地一间影片制作公司从事离线剪辑,但其实从拍摄到后制的每个环节,我都有接触一些。

有一次,我的老板拍了一个小广告,交给我剪接,而剪接完了接下来是调色,可是我不会调色,我老板就对我说:“你去学吧!”就这样子,我是“被逼”从一个剪接师慢慢学会调色。

最初我是上网找免费教程,这里学一点,那里学一点,可是这种学习方式很没有系统,于是我就花钱买教程,但好像还是没有学到我想学的东西。因此,我上网搜寻哪里可以学调色,查到新加坡和好莱坞有这样的课程,我决定前往好莱坞,报读洛杉矶AbelCine一个为期4天的调色课程。渐渐的,我越做越有成就感,2020年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联合创办影片后制公司Film Troop Post。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调色师的工具——调色台。

问:从事这份工作的最大挑战?

最大挑战永远都是来自人,有些客户反反复复,今天跟你讲要这样,明天又跟你讲要那样。例如我有一个案子,拍摄现场的灯光偏蓝色,当时大家都没有意见,结果演员的脸看起来好像蓝精灵。客户后来改变主意,要求我把演员肤色调成正常颜色,我只好尽力而为,真的好像变魔术那样。

不过有时候确实是没办法,比如我听过一个例子,拍摄时是白天,可是剪接后为了连戏,调色师的任务是把天色从白天调成黑夜。假如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愿意做,只好想办法让画面看起来尽可能的自然。

如今科技发达,如果你跟别人说你办不到,别人会用IG上的那些图像问你:“为什么别人做得到你却做不到?”可是坦白说,东西不一样,我们不是随便加一个滤镜就完事,还是需要亲自调色。

问:调色这工作有没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目前确实有些步骤已经可以自动化处理,例如调色之前,我们通常会先做一件事,我们叫作色彩,意思是把几架不同摄影机所捕捉的颜色调成一致。目前这道程序能够由AI代劳,不过使用的人不多,效果也还没有很厉害。

调色其实就像炒粿条,不同厨师炒出来的味道其实不一样。我试过请几个朋友一起玩,我们讲画面要有风光明媚、阳光灿烂的感觉,每个人就根据自己的想像去调色,结果每个人做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有些人认为黄色应该更明亮,有些人则把颜色调得比较接近夕阳。总之颜色这种东西其实很主观,这就是调色好玩的地方。

问:除了技术,当调色师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我们需要懂一些色彩理论,例如什么是单色?什么是互补配色?什么是三等分配色法等理论。这些理论帮助我们理解色彩可以怎样搭配,但是当我们面对客户,我们不会开口闭口都是色彩理论,这时候沟通很重要,要知道颜色有时候很难形容,比如对方跟你说:“这个颜色太某某国家了”,你就必须去了解他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问:你的美学养分来自哪里?

我没有美术底子,审美能力是从很多人身上学习得来。以前的人可能是透过看书或者逛美术馆来汲取美学养分,可是我的话,老实说IG帮了我很多,我只要上网搜寻我欣赏的外国调色师,就能浏览他的作品。外国有些调色师很大方,他们会公开作品的前后对比,并且拆解每个步骤给你看,真的让人获益良多。另外,我也看电影,从风格各异的导演身上学习,再融合起来变成我的风格。总结一句话,就是要多看!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马竞强的工作台就像是他的调色盘,他熟练操作各种按键,将画面调成理想色调。

问:调色师可以有自己的风格?

可以,比如说我给客户3个选择,他们决定哪一个之后,我在调色过程中可加入一些自己的心思,最重要是成品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就好。如果是电影或短片,调色师跟导演还有摄影师的关系通常比较亲近,我会先了解他们的想法后才调色。不过有些人什么都不讲,就让你自由发挥;也有些人希望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内,总之各种情况都有。

问:本地调色师通常来自什么专业?

每个人都不大一样,有些同行从动画出身,有些同行则是因为家人从事后制工作,耳濡目染下对这行有兴趣。调色师不一定都是读美术出身,像我就没有美术底子,要靠自己慢慢培养能力。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这份工作给我带来成就感,当画面变美了,我就会很开心。

问:年轻人如果有兴趣从事调色工作,他们该从哪里入门?

现在职缺越来越多,因为今天即使只是拍TikTok短视频,有些人都要调色,所以工作机会可以说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如今要学习调色也是越来越容易,因为网上有很多免费资源,例如Blackmagic Design旗下的DaVinci Resolve软件便有免费版可使用。

不过,如果真的要从事调色这份工作,我觉得最好还是找一个师傅向他好好学习,这是因为网上虽然有很不错的教学影片,可是看影片学习很花时间,倒不如由师傅带着你,你走的歪路会比较少。虽然跟着一个师傅的话,你学习的东西可能会偏于一方,可是跟了师傅一年后,再去探索自己的风格其实并不迟。

有一点想提醒的是,在这个行业里,英语真的很重要,因为很多很优秀的调色师其实都是来自美国等英语系国家。虽然中文圈子不是没有优秀的调色师,可是那些会让你惊艳,并且愿意跟你分享每个步骤的人,几乎都是讲英语的。

问:调色师这份工作有给你造成职业病吗?

哈!有一次我跟女朋友去逛街,忘了是指甲油还是口红,总之我女朋友指着一瓶东西说那是红色,我告诉她“这哪里是红色?这明明是颜色比较深的橙色”,结果我们当场争论起来。

有些女生不是常抱怨男朋友不懂得分辨口红色号吗?不一定哦,像我就懂得分辨颜色。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马竞强(右一)与友人联合创办Film Troop Post影片后制公司。
快问快答

问:你最喜欢的颜色?

红色和橙色,我喜欢暖色系。

问:你最讨厌的颜色或配色?

目前没有,因为主要看搭配,只要搭配得好看,任何颜色都是顺眼的。

问:哪些电影的调色你觉得很棒?

很多,例如《神鬼猎人》(The Revenant)、《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小丑》(Joker)、《疯狂麦斯:愤怒道》(Mad Max: Fury Road)和近期的《沙丘》(Dune)。

问:请推荐关于调色的书籍。

Colour Correction Handbook。

问:请推荐适合初学者学习调色的IG账号和网站。

IG的话是Colorist Society;网站的话是Blackmagic Design。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马竞强负责调色的短片今年先后参加外国电影展。(受访者提供照片)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马竞强负责调色的短片今年先后参加外国电影展。(受访者提供照片)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SOEURS(调色前) 。马竞强解释,未处理过的影像,其色调饱和度和对比度通常都偏低,以便后制团队有更多空间对影像加工。而调色师的工作是根据导演、摄影师或客户的要求,把摄影机拍摄的原始画面调成理想色调。(受访者提供照片)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SOEURS(调色后)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小木偶MV(调色前)
小木偶MV(调色后)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坠落星球》MV(调色前)
新教育(8月30日)封面故事:调色师
《坠落星球》MV(调色后)

 
马竞强作品列表

电影:

《五月雪》,张吉安执导

Leftenan Adnan(Remastered Version on Netflix), Aziz M. Osman执导

Shadowplay, Tony Pietra Arjuna执导

Kenderaan Berat Ikut Kiri, Jefry Talib执导

短片:

《请别挂断》(Please Hold The Line),陈策鼎执导(入围第七十九届威尼斯国际影展地平线官方竞赛单元)

SOEURS, Yazeid Suhaimi执导,(入围第二十二届兰茨胡特短片电影节和2022年富川国际奇幻电影节)

Airpixel 8K, Andy Tan执导

广告:

Netflix Kampung Things, Junad M. Nor执导

Julie’s: Operation Maybe, Lobak Loon执导

McDonald’s CNY 2022: The Best Hairdresser Mum, Junad M. Nor执导

Zalora Big Fashion Sale, Brad Hogarth执导

MV:

〈坠落星球〉,叶冬贤演唱

〈小木偶〉,温力铭演唱

Gatal, Janna Nick演唱

*仅列部分作品

更多文章:

ESG新兴课程前景光明

邀国内外作曲家创作  郑凤珠“热带印象”推广大马

选不到热门科系才来读音乐 郑凤珠:这种心态不正确

【学生当自媒体01 】孩子经营YouTube,爸妈陪“癫”!

【学生当自媒体02 】学生当“网红”是负担或辅助?

听在籍生授招,进剑桥有攻略!

NASA副首席技术专家陈薇萌:学习东西,不要害怕发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0:08am 26/03/2025
将艺术搬进社区, Lai Lai Art 工作室创办人陈厚玏 艺术不需要拿着酒杯欣赏

法国学者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在《想象的美术馆》(Le Musée Imaginaire)中提出了“无墙的美术馆”概念。不禁令人思考,当艺术融入日常,是否能与生活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本地艺术家陈厚玏选择在安邦住宅区里创办 Lai Lai Art 工作室,时不时邀请艺术家前来设展。此次更打造名为《大地与河流的精神(Spirit of Land and River)》的壁画,试图打破大众对艺术的刻板印象。

“很多人想起艺术觉得很遥远、很高级,但其实生活里充满艺术。”

报道:本刊 陈星彤
摄影:本报 苏思旗

离开高速公路,驶入雪兰莪安邦的公园社区。先是经过菜市场、运动广场、小学……由本地艺术家陈厚玏(Alice Chang)经营的 Lai Lai Art工作室,就在这充满生活气息的住宅里。

今年58岁,来自彭亨的她自小在而连突(Jerantut)的稻田间度过童年,“我跟我婆婆长大,稻田里很多鸟,所以我最喜欢画鸟。”从有记忆以来,她对美术有极大的兴趣,但因家境不允许,沙子是大自然给予她的最佳画笔。

中学毕业后,她离开家乡到城市找工作,但都不是与艺术相关。陈厚玏到过日本旅行社打工,也曾创业卖包。直到2009年,陈厚玏才决心投入艺术领域,“上一代说画画赚不到钱很难生活,所以到我结婚了才开始画。”

她先从油画开始,再到马赛克雕塑创作。谈到她最为众人所知的雕塑品,就是鬼仔巷的“小姐”雕像。她采用几百件的瓷器改造,赋予被遗弃的碗碟全新的生命。

问起为何开始马赛克雕塑创作,她说,为了疗愈内心。

鬼仔巷的马赛克雕塑,是陈厚玏的作品。(图:取自Lai Lai Art脸书)
玻璃碎片变艺术装置

接连两年,陈厚玏在2018年到意大利的布雷西亚(Brescia)和米兰(Milan)举办个展。但后期因工作过于繁重,身心俱疲。某一次,她知道一位苏格兰朋友热衷马赛克艺术,向对方了解后,上网自学。

马赛克是一种镶嵌及装饰艺术,超过3000年历史。最初盛行于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和古希腊,较后基督教徒以艺术为表达信仰的方式,在教堂墙壁上以小石块或有色玻璃拼成画面。这种盛行于欧洲的艺术,彩色玻璃和珐琅是普遍使用的镶嵌材料。

在一次巴塞罗那的旅行中,她看见当地运用玻璃碎片装饰庭院和制作家具,联想到日常厨房里不小心打碎的碗碟。

“扔掉这些漂亮的花纹碎片很可惜,我想是否可以透过水泥把玻璃碎片镶嵌在雕塑上。”透过旧材料升级改造,陈厚玏为艺术创造新生命。

这是陈厚玏在意大利旅行,收集到的彩色碎片。
工作室的架子上,摆满一箱箱的陶瓷碎片,陈厚玏认为每一个都独一无二。
每个碗碟碎片,都有独特的花纹,拼凑起来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这一系列由青花瓷碎片雕塑的艺术品,将在5月开放给大众观赏。

走入Lai Lai Art画廊,除了有马赛克雕塑品,墙上挂着一幅幅油画。其中,不难发现她的创作中,充满了大象。喜欢大象的原因,她说跟孩子的出生有关。

“我第一个儿子出世的时候,我唱了很多大象歌,在我脑袋里头有很多大象。”此外,她发现大象照顾幼儿的方式跟人类相似,怀胎24个月、细心呵护,给予无条件的爱。当时作为新手妈妈的她,为此感到共鸣。带着这样的情感,她把大象注入创作中。

在陈厚玏的创作中处处可见大象的身影。
废弃物重生 身体力行投入环境保育

“这是我在本地餐厅拿到的碗碟碎片。有的碗碟从中国运来发现碎了,老一辈不舍得丢,但轮到第二代经营,就会清理掉。他们知道我在做永续艺术(sustainable art),就会把碎片给我。”
踏入工作室,架子上一箱箱都是陈厚玏收集来的碎片。打开一个约80公分高的黑色塑料桶,满满的白色碗碟碎片。

“这些碎片来到我这里就是这个样子,我还在想怎样运用它们。”有的碎片,是她旅游期间收集的,“这个来自意大利,商家切出形状后,陶瓷成了碎片没用了,我会去拿。”

问及其中是否有最特别的,她摇摇头:“没有最特别的,因为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制作马赛克雕塑,这里也是她创作油画的空间。一手拿起油画用的调色盘,实则是家私工厂不要的木板。陈厚玏在日常和工作中,身体力行,投入环境保育。

陈厚玏使用回收的木板和纸张做调色盘。
陈厚玏正在示范切割陶瓷碎片。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一点,把这个讯息传下去,就会更多人来参与(环保),毕竟我们制造太多垃圾。”

2003年,登嘉楼附近海域发现船只“万历号”,船上有大量明代万历时期制瓷风格的瓷器,陈厚玏收集了船里破碎的青花瓷,成为创作材料。
她保留长在青花瓷上的珊瑚,别具一格。
由于浸泡在海底时间过长,一些花纹早已模糊。

在创作中注入马来西亚元素

除了环境保育,在陈厚玏大多数的作品中带有丰富的马来西亚色彩,像是名为《3 Graces of Malaysia》的装置艺术品。

2021年,为迎接我国64周年国庆,她从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的经典雕塑《三美神》(The Three Graces)取得灵感。制作3个怀孕妇女的雕像,命名为Siti、Ah Lian 和 Shanti,代表马来西亚不同族群的女性。

《3 Graces of Malaysia》(图:取自Lai Lai Art脸书)

每一个雕塑都穿上了以玻璃拼贴制成的传统服饰,细致而独特。

“世界上多厉害、多有名的人,都是从妈妈的肚子出来的,是不是?”陈厚玏认为,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她们是无名英雄,默默地支撑着家庭与社会。

另外,她也时常加入濒临绝种的马来亚虎(Malayan Tiger)在创作里头,一如这一次的社区的壁画。

在马赛克艺术中,陈厚玏加入濒危的马来亚虎形象,提高大众的保育意识。
马来亚虎壁画拉近社区与艺术的距离

陈厚玏邀请英国艺术家爱丽丝·斯坦索普(Alice Stainthorpe),共同创作的壁画,名为《大地与河流的精神(Spirit of Land and River)》。

壁画分为两个部分,上方有一条鱼,底下有8只马来亚虎。
“民间有舞龙舞狮,我们这个是‘舞鱼’,而且画出了剪纸的感觉,这是华人很值得传承的艺术文化。”若仔细观察,8只老虎的花纹都不一样,“除了让人们关注野生动物,花纹的不同代表什么种族都可以一起。”而壁画使用鲜明颜色,象征我国各大民族汇集而成的多元文化。

左边为英国艺术家爱丽丝·斯坦索普,右为陈厚玏,两人在画展上认识。
经过的社区居民,时不时会被壁画吸引。在社区散播美,也是陈厚玏的最终目的。(图:受访者提供)

斯坦索普在成为全职艺术家前,曾在我国担任英文老师,“我最开始来到这里教书与旅行,周末会到处画壁画、探索城市。”她的作品散落在鬼仔巷和中央艺术坊两处,但这里的壁画面积最大。

从远处看,8只老虎富有动感,仿佛跟随“舞鱼”跳耀,同时带有节日氛围,“我在设计时选择了游行队伍的概念,因为这样更有节庆氛围,也能呈现更多动感。

但这不仅仅是一幅壁画那么简单,而是陈厚玏用作拉近社区与艺术距离的第一步。

艺术没有那么遥远

“很多人想起艺术认为很遥远、很高级,但其实生活里充满艺术。”她认为,像是在晚餐时布置餐桌,摆放菜肴也是艺术。
这幅开放式的壁画,就是要让路过的居民有机会接触艺术。
“艺术不只在画廊里,不需要拿着酒杯欣赏。”在完成壁画的过程,社区居民乘坐摩托车经过,会伸出拇指比赞,表示鼓励,“每个人都懂得欣赏美,只是美没有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罢了。”

陈厚玏鼓励社区民众在闲暇时,来Lai Lai Art 欣赏不同主题的艺术展。即便穿拖鞋也没关系,因为艺术可以很亲民。她笑着强调。

更多【】:
学华文 让人生有多一种可能
小学时期就被大学录取,资优生兄弟魏恩义 x 魏恩勇:以人为本是追求目标
动画导演黄翊翔/想像力是人人具备的超能力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