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用心教育

|
发布: 7:01am 31/08/2022

教育

大学

新教育

科技

转型

教学

挑战

人才

英迪

学科

全球高教正在轉型求變 你準備好了嗎?

提供:英迪国际大学

在世界努力擺脫疫情的陰影之際,各地的高等都面臨著巨大的障礙。冠狀病毒病(COVID-19)將教學和學習活動轉移到了線上,這為創新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大學和學院目前需要持續適應新常態。

全球高教正在转型求变 你准备好了吗?
圖為莫哈末韓迪(左起)、李裕光、教育諮詢機構SI-UK Malaysia 總監Tina Yeung和遠程參與的程海東(屏幕上)。

為了進一步探索,國際大學最近舉辦了一場題為 “未來的大學和大學的未來” 研討會,由臺灣陽明交通大學(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策略長程海東教授和馬來亞大學校長拿督莫哈末韓迪(Prof. Datuk Ir. Dr. Mohd Hamdi Abd. Shukor)發表演說。

ADVERTISEMENT

在研討會上,兩位演講者分享了大學如何尋求變革的見解,就教學法和影響力、學生和職業決策以及融資和實施等領域發表了看法。程海東表示,未來大學的定位需要考慮3點,即課程和學位、教與學的方法以及培養學生的軟技能。他說,學位的目標和宗旨決定了學位課程的設計方式,以及學生應該學習的課程和選修課。

“每個國家都是不一樣的。在教育目標和經濟發展要求方面也有不同的側重點。臺灣強調跨學科教育,因為許多先進技術和發展需要不僅僅在於單一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因此,主修科目和副修科目以及兩者的組合越來越多。”

需有教學新思維

莫哈末韓迪說,雖然馬來西亞政府沒有干預教育的實施方式,但教育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這要求大學讓教職人員接受新的教學和思維方式。

“我們正在大力推行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s)和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而不是如過去100年那般地教學。我們正在改變景觀,可是由於一些教授不願意改變,讓過程變得困難;所以我們專注於年輕的講師,並將其納入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另一種方法是延長任期制度。在馬大,我們希望教職人員在6年後成為副教授,否則他們必須離開大學。這是我們正在實施的新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和教育學的改變。”。

關於未來大學將聘用的類型,兩位演講人都一致認為需要引入行業專業人士來為所提供的課程和培養的畢業生增加價值。

“馬來亞大學現在的‘教學軌道’不到總職員的10%,我們也正在開放‘工業軌道’,以引進行業領袖,例如想成為教授的退休人士,但他們將成為實踐型教授。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們一直在這樣做,引進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來豐富教學。”莫哈末韓迪說,這些行業專業人士不會專注於發表論文,而是更多地專注於教學和與行業相關的研究。

程海東表示,從行業引進教育工作者在臺灣和美國並不是新鮮事。他說,臺灣4所頂尖大學融合從業者和學者,創造了新型學院。

“這些學院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並獲得教育部和部的資助。學院的本質是擁有來自行業的教師,他們擁有相同的待遇和責任來教授和指導研究。在政府認定的這4所大學中,將有更多從不同領域的行業從業者積極地參與。”他解釋。

在財務方面,大學現在也面臨的挑戰是資金和創收以維持運營。因此,莫哈末韓迪表示,大學需要尋找籌集資金的方法。

“當我們查看進入公立大學的學生的人口統計數據時,其中60%來自馬來西亞收入低於4850令吉的低收入家庭(B40)群體,所以不能提高學費。因此,大學現在正在尋找其他可創收的管道。例如,在馬來亞大學,我們有開放管道——SATU,學生可以從那裡報讀,但必須自費。如果不是政府資助的學生,需支付全額費用。”

需重視軟技能

在演講中帶出了學生在大學學習方式即將發生變化之後,有觀眾提問是否有必要重新審視應該如何教育孩子。莫哈末韓迪和程海東都同意,隨著大學開始變化,最好更早地在學校開始改變。

莫哈末韓迪說:“有一種教學方式是一個人站在前面,學生在一小時內花40分鐘聆聽,然後在4年後,我們期望坐著聆聽的人具備軟技能。4年的聆聽和一點點的互動無法改變個人行為。我們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條件與能力,使其具有溝通技巧、自信、領導能力以及其他,我們一直將其列為必要的核心能力和軟技能,但教學方式與想要的成果不相稱。”

持相同觀點的程海東教授補充,大學應該更加重視校園生活,關注課堂之外的學習和活動。

“大學不僅應該有關於學科的課程,還應該有課外課程。這些可能是社會責任、國際化和溝通技巧所需的。所有這些元素都應該作為課程的一部分,而不僅僅只是納入相關學科。”

此外,英迪國際大學副校長李裕光博士在閉幕詞中表示,這時期是最適合交流關於大學的未來,特別是經歷疫情的鬥爭和破壞並證明時間變化極快之後。

“我們需要對此做出反應,並思考如何快速應對變化。我們需要了解如何在這些充滿挑戰的時代取得進步。未來比想像的更近,所以現在我們需要做好準備。”

做準備迎挑戰

李裕光說,雖然無法預測不確定因素,但我們需要能夠接受所有可能並做好準備,因為這是高等教育的責任。

“我們需要教育學生為未來做好準備,他們將面對的是尚未被創造出來的行業,並將使用尚未發明的技術,也面臨我們今天沒有預料到的問題。今天的分享給了啟發,馬來亞大學是我們國家的榜樣。”

“對於英迪這樣的新興大學和其他類似的高等學府來說,展望未來就像仰望天空和星空,一開始可能會讓人頭暈目眩,但同樣重要的是要腳踏實地。”李裕光博士總結道。

更多文章:

【科研故事】美國開發混合珊瑚礁 保護沿海基地

2022年數據挖掘杯競賽 壓倒23國77隊 大馬捧走冠季軍

與中國頂尖創意總監,一齊發現創意的真諦

【讀者投稿】陳含黎/讓作文活起來

那段上網課的日子……

辦活動要成功 公關角色重要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