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馬來西亞音樂人給予外界的印象,除了會唱,還會創作。
ADVERTISEMENT
以上這句描述,是幾位臺灣朋友告訴我的。就連大馬歌手曹格,也曾在《在赤道上唱歌的人》的音樂紀錄片裡提到,每當臺灣人得知他的大馬人身分時,對方就會回應:“難怪這麼會唱!”
這不禁引發我的好奇,是什麼樣的原因,會讓國外聽眾對大馬音樂人有如此印象?
然而,只要將大馬歌手的名字列出,其實就能歸類出基本因素。無論早期的巫啟賢、光良品冠,到近幾年的李佳薇、艾薇等歌手,皆是因為歌喉出眾引起關注。那麼,在唱將型以外,屬於創作型的歌手呢?
它當然也有自己的名單——像是戴佩妮、阿牛、曹格等,甚至到近幾年頻頻在金曲獎上出現的黃明志。他們長年以來,都以獨特的創作風格為聽眾所知,且一直都受到市場與獎項的肯定。
但最主要形塑出“大馬人會唱會創作”的印象,是以上提及這些名字,都先後在千禧年時期,開始活躍於臺灣大中華音樂中心,並接續地製作出色作品,歷久不衰。尤其在阿牛將大馬的本土化音樂帶到國際上,以及數位歌手收穫金曲獎肯定之後,這些成功先例,間接啟發更多人勇於追逐音樂夢,也助長了大馬的創作風氣。
在“大馬人”獨特身分加持下,這些聲音,逐漸在臺灣人眼中形塑出“會唱會創作”的印象。但也換句話說,一般臺灣人能聽到的大馬聲音,其實都已經是被精挑細選出來,這與“臺灣原住民一定很會唱歌”的情形雷同。
只不過,隨著聆聽習慣碎片化,聽眾們對於音樂的關注早已不那麼集中,同時風格變得多元。最關鍵是,如今我們會去聽一首歌,已經不太在意是誰唱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大馬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不再有明星歌手的出現。
或許這樣一個階段,正是音樂產業所面臨的一股巨大轉變,讓“會唱”這件事,早已經不是一首好歌的必要元素。加上資訊爆炸時代下,人們對老歌的鐘愛更多時候勝於新作,這也導致大馬人很會唱歌的印象,將難以從記憶中抹滅,甚至將在臺灣、中港等地區繼續流傳下去。
更多文章: 林佚/本地創作與詩詞情意結 林佚/如果我有一百萬 林佚/生是巴生人,死是巴生魂 Tom Phan/五條路上的屋頂演唱會 林佚/本地詞人競爭力 ian/麵包與理想 林佚/用Fender創造大馬人的時代記憶──Pop Yeh Yeh Tom Phan/那才是真正“全世界的音樂”吧 林佚/Vocoder的“斜槓”人生 Chris/音樂人的合法剽竊──Sample 林佚/Amrita《Good Thing Going》從小鎮來的女孩邁向鄉村樂聖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