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留意现今热门流行歌曲的创作名单,你会发现名单里只有一个创作人的歌很少。一首歌有5、6名创作人合写,甚至到10名,都已是普遍的事。
ADVERTISEMENT
以前歌曲创作,经常是一个创作人完成词曲后,用简单的和弦,一把琴或吉他就做好一个demo,进入正式制作阶段才会有较完整的编曲。但近几年来,有一种创作模式给流行歌曲创作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改变──Track and Topline。
Track and Topline,Track是编曲,在编曲上加上的旋律和歌词便是Topline。这种创作模式,是倒过来先让编曲人Tracker把编曲做好,才交给Topliner根据编曲创作词曲。这是由牙买加一群雷鬼音乐制作人开始的创作方式,之后又流传到早期的嘻哈圈。2000年代,瑞典Cheiron Studio将这种创作模式产业化运用在量产歌曲上,摇身变成了制作出无数经典大热歌曲的顶尖制作厂牌,大家熟知的Backstreet Boys、Boyzone、Britney Spears的许多经典作品都来自这家“大热歌曲工厂”。
Track and Topline会席卷流行音乐创作产业,是因为它能把创作过程变成工厂式的流水线。Tracker先根据曲风要求把track做好,Topliner根据一个氛围基底去创作,就能加速创作过程。更多时候,一个Track会交给多位Topliner负责不同的部分,一个人负责写了verse,交给下一个专长写hook的创作人,再交给rapper写进rap。Topliner之间也会互相给彼此意见,激发更多灵感。
虽然你可能不是音乐人,但这听起来很不错吧,然而这样的流水线也是有弊端的。以合写方式创作的歌曲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这些作品里往往会出现一批批听起来很相似的歌曲。因为这种多人合写的过程,很容易降低歌曲里一个创作人的个人特色。
但无可否认,这种创作模式能提高产量,而且特别适合那种氛围感“vibe”很重要的歌曲,也就很符合现代流行音乐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创作人倾向这样的创作模式,“歌曲创作营”也因此兴起。当一群顶尖创作人以一天一首歌为目标,聚在同一个地方待上好几天,会发生什么事呢?下一篇再带大家走进歌曲创作营的房间里吧。
更多文章: 林佚/本地创作与诗词情意结 林佚/如果我有一百万 林佚/生是巴生人,死是巴生魂 Tom Phan/五条路上的屋顶演唱会 林佚/本地词人竞争力 ian/面包与理想 林佚/用Fender创造大马人的时代记忆──Pop Yeh Yeh Tom Phan/那才是真正“全世界的音乐”吧 林佚/Vocoder的“斜杠”人生 Chris/音乐人的合法剽窃──Sample 林佚/Amrita《Good Thing Going》从小镇来的女孩迈向乡村乐圣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