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公不義的事情保持沉默,不說話不抗爭,又或者對政治持續冷感,其實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是我們本身縱容了惡勢力,讓它們有機會蔓延茁壯。
韓劇《五月的青春》是一部以青春之名,講述在韓國“光州民主化運動”期間所發生的大喜大悲事件。
ADVERTISEMENT
1980年5月18至27日,韓國光州及全羅南道地區市民發起民主運動。當時的陸軍中將全斗煥下令以武力鎮壓,造成大量平民和學生死傷。
2017年上映、叫好叫座的的韓片《出租車司機》即取材於此次事件。
《五》切入點與《出》稍有不同,更多來自不同階級的角色被捲入歷史漩渦,有人積極抗鬥,有人身不由己。
劇中有4位年輕主角,其中一位為海歸企業家,文雅正直、家境富裕的他,一直不明白為何胞妹衣食不缺,卻有書不讀,熱衷於參加民主和示威運動。
當光州民主化運動邁入白熱化時,年輕企業家在路上看見軍人對無辜的女學生動粗,出言制止時,遭軍人拳打腳踢,還被關入拘留所。
在拘留所,他看見周遭的平民一個個倒下,心中充滿惶恐。後來,其家人透過特殊關係把他救出來,他卻沒有因此而心安。
某日,企業家在街上看見尋人招貼,失蹤者是一名曾和他一起關在拘留所的年輕人,他終於承受不住而崩潰,淚流滿面的對妹妹說:“我所相信的世界,僅僅3天就坍塌了!被捉進去,不當人看。由於靠關係,就我一人被放了出來,一起被捉的人在裡面卻生死不明。這讓我覺得自己好懦弱,羞愧的不想活……”
妹妹說:“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些什麼,但我們還有能做的事。”
當兩人決定動用廠內物資救濟民眾時,被父親(廠長)發現阻止。兒子說:小時候,爸爸常常說,只有我們過得好,沒有意義,我們要和光州這個城市一起成長,我敬佩這樣的爸爸。我想,現在就是那一刻。”
原本想明哲保身的廠長被這番話打動了,同意開倉放糧。
之所以敘述這段情節,是因為很多人對鬥爭和民主運動往往都抱持事不關己的態度,殊不知在極權統治下,沒人可以置身事外,自己可能是下一個受害者。
在光州運動中,槍彈無眼,有多少無辜的市民被傷及,即使在數十年後,歷史仍然無法還原完整的真相。
前些日子,附屬選舉委員會的選舉學院表示,它已預見,來屆大選會有一些選民不屑投票。這些選民認為手中一票無法為國家帶來任何改變,特別是所投選的代議士在任內跳槽。選民的這種心情,確實可以瞭解,但也值得商榷。
柏拉圖曾說過:良善的人若對政治冷漠,下場就是被低劣的人統治。
對不公不義的事情保持沉默,不說話不抗爭,又或者對政治持續冷感,其實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是我們本身縱容了惡勢力,讓它們有機會蔓延茁壯。
我們的國家65年來,曾經歷了好與不好的年代,也有過更換政權的體驗,但歷史不會停止書寫,它會繼續前進,未來的年代,可以是更好,也可以是更壞。
如果一個國家遭腐敗毀壞,其子民將無可避免的被殃及。
國家下一個章篇,靠你我來書寫,所以不要輕言心灰,也不要放棄手中一票的權利。雖然我們未必能改變些什麼,但我們總有能做的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